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孔老性命观探析
作者简介:高艳丽(1989.9-),女,汉族,山东潍坊,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
中国论文
摘要:性命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也是先秦诸子讨论的热点问题。孔子、老子作为儒道两家创始人,均少涉性命之论,但他们的论说确是后来学者们相关论说的发微,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值得深究。在该方面,孔子有其穷理尽性至命的天道性命观,而老子开创其尊道贵德的性命观,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孔子;天道;性命;老子;道;德
中国哲学肇始于明天人之际,察万物之变,原始反终而知死生之说,由天命、天德、天道、天志诸说析之,到明性命之辨,将思考对象引向到人之本身,因命言性,因性言情,进而逐渐深入到心性、性情之论,将中国哲学引向主体性之探讨。孔子、老子作为儒道两家创始人,虽很少涉及性命问题,但其相关论说确是后世学说之发微。
孔子:穷理尽性至命的天道性命观
性命问题是与古代天人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谈“性”“命”不可避免要涉及其本原问题。依照儒家的看法,人的一切皆源于天,人之“命”“性”亦本于“天”,因此,谈性命问题,需要清晰了解天人关系问题。
在孔子之前“天”主要还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神格的主宰之天,天对人世具有绝对权威,人格神色彩浓厚。这一思想,历经春秋,至孔子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天的主宰性地位减弱,人格神色彩日益淡化,自然之天涵义显现。《乾?彖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论语?阳货》中也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的运行,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而且天在运行的过程中又化生万物,给万事万物定性、定命。
天道所赋予人的是命,人受命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性,其具体的思路是:道一命一性。这段话不仅回答了命与性的关系、命与性的形成过程,也提出了“性命”的天道根源。从天人关系看,命可以分为天命和人命,不论是天命还是人命,其根源皆是生生不息的天。从孔子遗书不难而知,命可泛指诏命、寿命、生命、使命等。性、命之根源为天,因此很多时候“命”与“天命”的含义相同,由天或各种客观环境的机遇所决定的“命”,即命定之义,如孔子所言“富贵在天,死生有命”,人的旦夕祸福、贫困吉凶皆受其影响。同时在孔子看来,天命具有道德的倾向,可以根据人的德行而变迁,“大德者,必受命”。
性命为天之所赋,那天之所赋的性是怎样的?孔子并为明确指出,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