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乡愁吃
》之十一
吃笋
惊蛰(3月5日或6日)后半个月就是春分,夜里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响起第一声惊雷,我就想,小屋对面山坡上竹林里该冒出竹笋来了。天亮雨驻,我就会去对面山坡竹林里寻笋。果然,潮湿的泥下就有什么东西在拱,泥松了凸起了,再一天,就会有毛绒绒的笋尖冒出来。隔两三天,就可以割笋了。儿时,我家住在沱江边的小镇上,小镇上的人与附近农民“田挨田土挨土屋挨屋”,因此,与竹园主人打个招呼,割几只竹笋尝尝鲜,是不会遭拒绝的。邻家大哥有绝招,他会选土地肥沃的竹林,将刚拱起但还未出土的竹笋堆上泥土,再罩上废弃的石对窝。不让见阳光,竹笋就横向发展,四五天后去割,就会收获到又肥又嫩的竹笋。割回竹笋,剥去外箨,就露出婴儿拳头般大小,似象牙的笋心来,真有吹弹欲破之感呀,切成丝炒鸡肉丝,鲜嫩脆滑,味美无比。但那时家穷,吃不起鲜笋炒鸡肉丝,母亲就多放些猪油,做鲜笋炒豆腐干丝,也鲜嫩可口。偶尔也会买了五花猪肉来烧笋块,那就是打牙祭了。儿时,我不爱吃竹笋,因了它的苦味。母亲为了迁就我,就将鲜笋切成片焯一下,然后用凉水漂起来,炒时捞出沥干水下锅。这就犯了食笋之大忌。李笠翁在《闲情偶寄·笋》条中写到:“疱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下来。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笠翁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焯笋之汤就是如今之味精,放什么菜什么菜鲜,倒掉了可惜!竹笋有两个雅称:一个叫“孝笋”,孟宗哭出来的(《二十四孝图》);一个叫“谏笋”,*庭坚赋出来的。“世称涪翁喜苦笋,尝赋云:‘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治国。’……于是,世以谏笋目之。”(《齐东野语》)笋于是有了忠孝之依附。东坡老乡《赠诗僧道通》曰:“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元。”和尚是吃素的,因而其气质便称为“蔬笋气”。白石老人说过:通身无蔬笋气者,是不会真正明白他的画的。个中奥秘,笔者至今未弄明白。怀素和尚喜食苦笋,久未食到,便修书一封,请求朋友多给他送些苦笋来,这封信后来就成了著名的《苦笋帖》。郑板桥诗云:“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说鲜笋、鲥鱼是江南最好的春鲜,看来郑板桥也好苦笋。竹笋品种很多,可分为春笋、冬笋、鞭笋、玉兰笋等。竹笋性随和,可作主料,也可作辅料;既可与肉、鱼、禽、蛋等荤料配制,也可与豆制品、菌类、茎菜、叶菜等素菜同烹;炒、烧、焖、炖、煮、蒸等均可,块、片、条、丝、丁等均成,能烹制出各式热菜、冷菜、汤菜100余种来。苦笋炒鸡丝、笋子烧鸡,在自贡盐帮菜中是家常菜,什锦也离不开笋。竹笋营养丰富,含有16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竹笋属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食品,所以胖人和患有动脉硬化症、冠心痛、高血压、糖尿病的,多食苦笋有益。竹笋还有食疗作用,《本草纲目》上说:竹笋能治消渴、利水道、益气、祛热、消痰、爽滑,肺热咳嗽、胃热嘈杂者,食笋可医。少年不谙苦滋味,中年识尽滋味苦。而今不惧酸和苦,何妨只食笋与蔬。那年夏游蜀南竹海,三日顿顿皆笋,人人捞肠刮肚,开饭时,个个大呼:拿肉来。看来,只食笋与蔬,尔等红尘中人做到难也哉。还是东坡老乡有见地,他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除非顿顿笋烧肉。”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