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准则》成空文
为了全面加强*风廉*建设,*中央颁布了《*员领导干部廉洁从*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阅读全文,使人们看到了*中央惩治腐败加强*风廉*建设的决心。《准则》对今后的*风廉*建设,一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抓住了*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2个不准,如52根治疗官场恶疾的银针,将使那些搞惯腐败的官员有所收敛;二是有很强的约束性,《准则》既是纪律,也是规范,《准则》禁止的,也就是今后提倡的,它能对一些官员的行为起到引导、警示、制约作用;三是具有必要的强制性,对于一部规范领导干部的制度——《准则》还具有很强的约束性,那就是无论哪个官员违反了《准则》的规定,都将受到*纪的惩处;四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准则》在领导干部方面的规定是详细的、准确的、可行的也是可见的。五是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准则》规定的内容,是民心、心意、民愿、民利的体现,其直接目标是*风廉*建设,而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准则》一发布就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欢迎的根本原因。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新时期加强*风廉*建设的重要文件,如果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必将带来*风和社会风气的大好转,*的威信的大提高,干部队伍的大变样,人民群众的大欢喜。在人们对《准则》寄于厚望的同时,也对于这一《准则》能否得到全面落实,存有不少的疑义。因为这些年来,*中央、国务院及不少地方,为了加强*风廉*建设,没少出台规定、下发文件、制定纪律,可在一些地方腐败仍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现象。人们之所以对《准则》的效力、威力还存有疑义,主要是一些地方的官员腐败已成习惯,搞腐败已成了官场的潜规则,享受腐败的好处也早已成了一些官员乐腐不疲的动力。对*中央关于反腐败的规定,不少领导干部自有对付的办法,他们贯用的手段一是对抗。因为如果完全按照*中央的规定去办,一些官员就会失去很多发财的机会,就会失去自己很多灰色的利益,就会使自己的仕途受到梗阻,因此,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对象《准则》这样的规定,总是阳奉阴违,甚至公然对抗,这在全国也是屡见不鲜的;二是变通。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心目中,*中央的规定是纸上的,是死的东西,而人则是活的,活官怎能让“规”憋死,因此,为了一地或自身的利益,他们总是以情况特殊、发展需要、招商必须等理由去变通,你有52条“规定”,他却有104条“我定”在那里等着,使中央的规定,被变通的支离破碎,惨不成文;三是互护。按理说,上级*的组织应成为贯彻《准则》等廉*建设文件的带头者,可现实情况却是,上下互护,上下相袒,对下边违反《准则》的事,上级闭目塞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下级也是千方百计地通过行贿等手段,封住上级的嘴,如此上下互护,使非常好的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四是遮丑。很明显,违反*中央的规定是一种严重的违纪行为,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丑行,为了遮丑,一些地方出现了违背中央规定的时候,不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而是千方百计地掩盖问题,不让“家丑”外扬。正因如此,所以才出现了在执行中央规定时的上行下效的现象。五是化解。对于一些严重的违反廉*规定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的贯性思维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不为*负责,不为人负责,只为个人负责,只为少数违纪者负责,正是一些领导干部在执行中央规定中的爱昧心态,才助长不腐败风气的滋长,导致了现在的这种局面。现在中国的老百姓们经常说的是,*中央的“经”是好“经”,可全让下边这些歪嘴和尚念坏了。因为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歪嘴,使*的*策得不到落实,纪律得不到遵守,规定得不到执行。《准则》出台,仅是第一步,要使这一好的规定得到落实,必须用狠招、下狠心、着狠力,坚持以《准则》落实《准则》,让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官员丢官罢职,人财两空。唯如此,《准则》方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才能防止《准则》步其他廉*规定的后尘,*风廉*建设才有望得到真正的好转。二○一○年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