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V王者不是终点,特斯拉隐藏杀手锏竟是 [复制链接]

1#

我职业生涯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献给了涉及高科技研发和咨询的领域。其中,最脍炙人口的绝对是巴菲特所提到的10/10法则——人们不仅喜欢考虑该法则的可行性,还喜欢探究规则外的状况。在我的经历中,打破常规可能是每个高科技研发团队的梦想。我们可能会觉得,技术创新正在加速,这种感觉有一些道理——至少就每年(甚至每个季度)出现的新技术数量而言。但如果你再深入了解一点,你会发现大多数创新都遵循PACE(指产品及周期优化法)与10/10法则,即花费10年构建基础,再花10年找到广大受众。显然,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翻天覆地(即事后看来)的创新,例如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GPS等。

今天的主角是特斯拉(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SLA)。成立于年的特斯拉(19年前)在年至年推出了第一款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你认为他们的第一辆Roadster算是的话)。在这一点上,TSLA电动汽车(“EVs”)是否做到了真正意义上大众市场的渗透仍然存在争议。

然而,我更想讨论的是特斯拉未来偏离法律的可能性。因为我看到TSLA与YouTube(GOOG、GOOGL)有着非常基本的相似之处(尤其是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这些都是10/10法则中的例外。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一直遵守10/10规则

在这里,我将简要介绍特斯拉的历史。TSLA由MartinEberhard和MarcTarpenning于19年前创立。马斯克于年以万美元的投资加入公司,并成为董事长。它最初的愿景是打造一款完全电动化的跑车:Roadster。年,他们成功推出样机,并于年投入生产。

因此,仅TSLA只花了大约5年的时间来开发Roadster。但是,如果考虑其他人在TSLA之前开发电动汽车的时间(例如,通用汽车在年至年间成功生产了一款全电动汽车EV1),那么开发时间肯定会超过十年。当然,我们都知道,14年后,Roadster仍然没有找到大众市场——至少从销量上可以这么说。

同样是14年前的年,TSLA决定更换赛道,专注于ModelS轿车,这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所知的TSLA历史的开端。之后特斯拉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马斯克接手了公司后,迅速于年上市,于年推出了ModelS并在年全面投产。

因此,年,不多不少正正好是TSLA涅槃重生之后的第10年。就TSLA的市场份额而言,我认为可以肯定地说TSLA到目前为止已经完美实现了10/10法则。

曾是规则的例外-YouTube

当然,我们研究任何规则的唯一原因是希望打破它。

YouTube是违反该规则的教科书示例。

在这里对案件进行简要的回顾。三位创始人(Hurley、Chen和Karim)筹集了不到万美元,并于年创办了YouTube。在两年内,YouTube成为网络上访问量最大的十大网站之一——可以肯定地说,它基本不破吹灰之力地找到了大众市场。因此,毫无疑问,我们有一个例外——YouTube只用了大约2年,而不是10/10规则中规定的20年,来开发产品并找到大众市场。

那么YouTube是如何打破常规的?为什么它的破例与TSLA相关?

在我看来,特斯拉也有机会发展为10/10法则的另一个例外。

首先,在年,YouTube的所有基础设施都已准备就绪。因此,它绕过了所有硬件开发步骤,加速了开发和大规模适配。其次,YouTube专注于软件(或使用当今更流行的术语平台或网络)。因此,它绕过了生产加速阶段(以及大部分相关的物流,如库存、销售等)。第三,作为一个平台,由于网络/平台效应,它享有超级直线的增长曲线。YouTube上每增加一个用户或内容创建者都会使其更有价值,从而产生更强大的吸引力来吸引新用户。

迄今为止,TSLA一直遵守10/10规则,因为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上述特征。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例如充电站甚至服务店)必须从头开始建设。不同于Youtube的轻松起步,特斯拉需要解决许多硬件业务,它花费了数年时间来建造Giga工厂。同时,在增长部分,我没有看到滚雪球式的增长曲线——至少目前还没有。与YouTube不同,多一个客户开TSLA并没有使TSLA对我更有价值。

但我认为TSLA有可能很快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上述三个特征。

首先,在电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可以创造YouTube享有的所有三个优势。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种“平台”,因此它绕过了硬件的所有限制,而且至关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它,它会变得更有价值。例如,加州大学交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像TSLA制造的自动或半自动车辆,当有足够多的车辆投入使用时,可以增加车辆行驶里程(“VMT”).马斯克在年股东年会上(年8月4日,星期四)表示,TSLA近日迎来了其第万辆汽车下线。展望未来10年,马斯克认为特斯拉的汽车累计产量将达到1亿辆。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迅速成熟和规模化。截至年第二季度,北美超过,名特斯拉司机可以使用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版。而全程自动驾驶的累计行驶里程数呈指数级增长,目前已达到万英里。它的自动驾驶技术与这种规模相结合,可能会开始突出平台优势的效力。

其次,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在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表示,从长远来看,擎天柱机器人将比其EVS业务更有价值,并将彻底改变经济。撇开马斯克的所有营销噱头不谈,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机器人业务同样享有YouTube所享有的所有三个特征——基础设施更成熟,主要阵地是软件/平台,并且用户的增长能实打实转换为价值。马斯克预计人形机器人将在年投入生产并上市。机器人业务可能是10/10规则的一个例外。

自去年八月人工智能日上真人演员扮演机器人带来的“智障”舞蹈后,特斯拉正式宣布要入局人工智能机器人。该人形机器人取名“Optimus”,中文名为“擎天柱”,自亮相后全球都炸了,毕竟当时全球内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形机器人。但马斯克很有自信表示,要在年推出这款人形机器人原型。

这不,说到做到。在今年特斯拉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发布了一张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新形象原型。当时马斯克还称,未来Optimus知名度会超越特斯拉汽车,甚至改变整个世界。

随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出公告,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在9月30日正式亮相。

Optimus与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领袖同名,科幻味十足。作为一个“仿人”机器人,其外形也无限接近于真人,拥有双手双脚,身高约cm,和一个普通成年男性差不多。手部的12个机电传动器,能够让该机器人达到接近人类灵活水平,这意味着Optimus可以执行一些精密的人类手工作业,从而替代更为复杂的人类劳动。而与市面上其他劳动机器人不同的一点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特斯拉智能驾驶基因,能实现“自动驾驶”。

谈到EV领域,特斯拉是实打实的王者——我认为它已经遵循了10/10规则。然而,在其他领域,我看到它有可能加快步伐并更快地接触到大众。这些领域包括其自动驾驶技术和擎天柱机器人。两者都享有YouTube的部分或全部关键特征(更成熟的现有基础架构、面向软件或平台,以及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价值)。

最后,风险。以上分析都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正如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开玩笑说的那样,在短期内,特斯拉刚刚开始“赚的比花的多”。如您所见,累计利润仅在年转为正数,不到$6B,对于一家估值接近$1T的公司来说,这确实只是一笔零花钱。因此,TSLA目前的估值相当昂贵,意味着多年的完美增长。此外,通胀、疫情和供应链问题不断影响其近期盈利能力。这些因素对其利润率造成压力(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从一季度前的约30%下降至27.9%)。

至于人形机器人价格,早前马斯克透露,初期肯定会很贵,毕竟它是一项新技术、产量有限,不过它的复杂程度还是没有汽车高,所以预计其成本将低于汽车,或者说至少与廉价汽车相当。

根据特斯拉的计划,Optimus最早将于年开始生产。第一批产品主要用来填补劳动力缺口,执行上述所说那些危险、无聊、重复和人们不愿意做的工作。同时马斯克认为,两年后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将逐年快速增长,同时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他表示“这将是一盘比汽车更大的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