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无人驾驶合法上路,机动车技术革命风口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http://www.jk100f.com/

智能化已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之一,其中自动驾驶技术处于核心位置。国内汽车生产制造、互联网信息等产业一直在呼吁更新政策法规,以推动智能汽车产业更快发展。

国内自动驾驶合法上路终于有了新突破!8月1日起,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列入产业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其中,无人驾驶可在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路段行驶。

《管理条例》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并首次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认责。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行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关于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最为明确的法规。即日起,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驾驶位没有司机驾驶的情况下行驶,但在大部分地区,司机仍然必须在车内出现,可以坐在副驾驶位甚至后排。

首次获得上路身份

《管理条例》明确,智能汽车上路后,遇到交通事故,如果是有驾驶人的自动驾驶汽车,责任是驾驶人的;如果是无人驾驶的汽车,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责任,可以理解为运营自动驾驶汽车的企业。

此次出台的《管理条例》特别指出,深圳市政府可以选择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全域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探索开展商业化运营试点。

据悉,目前深圳采用的自动驾驶车型为百度和一汽联手打造的中国首批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红旗EV,是中国首辆前装量产的无人车(Robotaxi),也是百度Apollo第四代无人车。

首次明确认定事故权责划分

《管理条例》首次明确相关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规定,扫清了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认定规则不明的法律障碍,为自动驾驶事故认责提供了关键的框架。如果自动驾驶汽车的方向盘后面有司机,司机将在事故中承担责任;如果汽车完全无人驾驶,车主将负责;如果确认是由车辆缺陷导致事故,车主可以向自动驾驶车辆制造商寻求赔偿。

根据《管理条例》:

(1)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

(2)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3)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上述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管理条例》还对完全无人驾驶车辆的上路和测试明确了责任划分,并鼓励保险企业开发覆盖设计、制造、使用、经营、数据与算法服务以及其他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全链条风险的保险产品。

让自动驾驶汽车有法可依,将更有利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落地。对于该法规配套的细则还有待陆续推出。

其他省市发展现状

国内除深圳外,北京、广州、湖南等地也纷纷加快无人驾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产业商业化落地。

北京

年11月25日,北京在位于亦庄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了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这是中国首个不同类型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试验区。

年4月28日,北京正式发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

年8月1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首次发布年度发展报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去年,经开区建成个智能网联标准路口,双向公里城市道路和10公里高速公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目前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万公里,通过测试分析可以看到,自动驾驶乘用车人工接管比例不断降低,自动驾驶总体能力逐步提升。

广州

年6月30日,广州以混行方式在南沙区启动自动驾驶路测试点工作,同步开启收费运营,乘客通过App预约和乘坐车辆,用支付宝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