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何小鹏而言,实现财务自由后,并没有被安乐稳定的生活困住,而是选择一个“更苦的”行业重新出发,义无反顾踏上二次创业之路,是他对自己“梦想人生”的理解和诠释。
“我觉得那不是我所想要的,实际上,有更多的财富对我没有意义,而是(应该)把所有资源投入做一些长远对社会有巨大价值的创造中去。”
只是这一次,何小鹏更加“疯狂”的梦想能实现吗?
“财务自由”后的二次创业
年,阿里巴巴以43亿美金并购UC浏览器,创造了当时“中国互联网最大金额收购案”。作为UC的联合创始人,何小鹏也因此一举实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艳羡的奋斗目标——财务自由。
此前十年的创业经历和产品嗅觉,也让何小鹏在互联网圈子里声名鹊起,被称为这个圈子里中国前三的超级产品经理。
这一年,何小鹏36岁。
“财务自由之后有什么感觉?实际上到了那一天你会觉得,你的目标达到了之后你会很痛苦,你不知道你下一步干的是什么。”
何小鹏并不想停止折腾,在阿里内部提出造车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后,他联合一些老朋友共同投资创立了小鹏汽车,并在年8月,离职阿里,选择Allin,加入小鹏汽车。
在《遇见大咖》节目中谈及自己为何选择“二次创业”时,他说出了两个理由:一个基于理性,“还是想折腾点不一样的事情,中国很多懂硬件的人不太懂软件,懂软件的人又不敢做硬件,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又有高度、有资源,就会不一样”;而另一个,则是始于感性,“儿子以后问到老爸是你干啥的,你怎么说?等他能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做过的事情都是过去式了,他感受不到了。”
“明后天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二次创业等于一切清零。为了获得免费的工作场地,何小鹏将办公地点选在了广州郊区;办公室里连放空调的位置都没有,一到夏天,很多男员工不得不“赤膊上阵”……
正是这样一群“光膀子”创业的人,在年做出了第一款小鹏汽车——G3的前身。
那年的公司年会上,何小鹏感慨颇多,“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只有六十多个人,今天我们看到大家正在造一辆车,但是在未来一定不仅造一辆车,互联网的下一代是什么?我觉得自动驾驶一定是未来几年内的热点之一。撑得住就亮出剑,撑不住就死得轰轰烈烈。同学们。下一年、下两年、下三年,我们要亮剑,我们要成长,我们一起要做出不一样的汽车。”
何小鹏希望这辆不一样的小鹏汽车,能够影响更多中国人。
接下来4年,正如何小鹏期待的,小鹏汽车开始亮剑,先后推出两款主打智能方向的车型。年8月,小鹏汽车登陆美国纽交所,正式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市值一度超越百度。
在蜂拥而至的资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