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年都会去体检吗?
然而,
每年体检指标正常,
就真的放心了吗?
12月2日
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
曝出体检行业“假体检”丑闻:
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
甚至有抽了血,
没做检查就扔掉,
直接出结果……
00:58
“有些同行
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
“抽了血做都不做,
把血倒掉,
直接出结果”
………………
此话一出
很快登上微博“沸”搜!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体检的重要性,每年至少都会进行一次常规体检。然而很多看上去高级的体检项目号称能筛查肿瘤,但其实对于早期肿瘤的漏诊、误诊率却高得惊人!一不留神,你可能就花了“冤枉钱”。
到底常规项目还有没有必要检查,针对某些重大疾病,又该选择什么检查项目呢?马上就来了解一下。(以下来源BTV大医生)
1
筛查肿瘤
这些项目更靠谱
常规健康体检的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非癌症筛查,更适宜身体健康没有病症、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通常,40岁以上的人,可以考虑每隔3~5年有针对性地进行几项肿瘤筛查。
1
x光查早期肺癌:太难
很多常规体检都将x光胸线照射作为筛查肺癌的首选,但实际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不能有效分辨出可能只有几厘米大小的早期肿瘤,能确诊的大多是肺癌中晚期。
而低剂量螺旋CT能生成高清图像,及时发现早期病灶,再加上几个生物标记,即便是1厘米的肿瘤,检出率也可以达到90%。
长期吸烟、有家族病史、来自肺癌高发地区的人,包括肺结节患者等,都应该把低剂量螺旋CT列入肺癌筛查项目。
2
彩超查前列腺癌:不精准
男性彩超中常有前列腺检查,不过这项检查作用实在有限,无法鉴定到底是良性增生还是前列腺癌。
真正有效的是检测PSA,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能够敏感地发现各种前列腺异常,比如前列腺炎、良性增生等。它一般有两项参考数值,一是血清PSA密度(PSAD),二是血清PSA速率(PSAV)。后者如果超过0.75ng/ml/year,可能预示前列腺癌症,应当进一步活检。
3
CT检查乳腺癌:不灵敏
CT、红外线检查早期乳腺癌不太灵敏,并不推荐。筛查乳腺癌主要依靠触诊,即触摸胸部是否有肿块或异物感,还有就是B超、靶向筛查。
40岁以下的女性腺体比较丰富,首先推荐彩超。40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做乳腺钼靶检查比较稳妥。
乳腺钼靶检查是目前最精细的,且能提前发现乳腺疾病的一种检测手段,建议半年做一次彩超,一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4
血检筛查消化道癌:不明显
早期胃癌、肠癌、食管癌等都不一定能通过血液化验指标发现异常,通过指检筛查直肠癌也效果有限。
胃肠镜是直观检测消化道病变的有效手段,通过胃镜不仅可以筛查胃溃疡、胃部肿瘤等胃部疾病,还能筛查食管肿瘤、粘膜损伤等食管病变。肠镜可以观察肠道环境,及早发现肠息肉、肠梗阻和肠道肿瘤。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突发心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如何检查“血管硬化程度”?
颈动脉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颈动脉超声,它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膜增厚、血管斑块、血管狭窄等病变情况,还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及定位,是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
2
帮你筛查慢性病
常规体检很有必要
虽然常规体检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在一些慢性病检查、重大疾病辅助筛查、以及疾病治疗检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身体指标究竟和哪些健康问题有关?
1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用来判断人体的血液环境,筛查有无血液疾病,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