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广州日报慈善空间正式落地,而首场线下活动便聚焦慈善信托等慈善事业发展突破口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议慈善信托未来发展态势。
早在今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企业、图书馆、商场、游客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设置“慈善空间”。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广州市慈善会推动“慈善空间”在全市范围铺开,并以此为依托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
“广州日报是慈善空间中唯一的媒体单位,多年来持续利用自身融媒体场地资源及影响力,联合多方不断开展系列极具在地影响力的慈善活动。”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丹表示,相信“媒体+慈善”的新模式将拓宽社会多方合作方式,与更多社会爱心资源一同助力慈善之城建设。
大咖共聚慈善空间探索慈善发展
据悉,此次活动由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汉正家族办公室(广州)有限公司、广东省山海源慈善基金会、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等承办,爱德基金会、广东狮子会提供战略支持。
在这场慈善空间的首场活动中,原中国银监会非银司司长、信托制度研究专家高传捷,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广东省粤财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健等专家同台做客,剖析慈善信托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无论是爱心个人还是企业,过往参与慈善的途径,高度集中在“捐赠+资助”模式。慈善信托则带来了全新玩法: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委托人意愿管理和开展慈善活动。这意味着,每个人无须花多少成本,就能深度参与慈善事业。
有专家表示,这将极大程度地撬动国内慈善活力,让更多人参与慈善事业,“解决众多慈善(公益)组织在社会创新时面临的资金和持续运作难题。”
然而,记者从平行论坛了解到,目前全国累计备案的慈善信托数量仅单,虽然几乎每年慈善信托新增数量都在翻倍增长,但每一年成功备案的慈善信托总体规模变化不大,而且总体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也远远低于不少业内专家的预期。
问题出在哪里?在这场平行论坛上,汇集了基金会、社工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机构媒体等社会多元角色参与,而大家在慈善信托发展的梳理中发现:目前基金会、信托公司、律所及社会公众等各方对于如何参与慈善信托,仍处认知模糊的状态。
“我们必须互相走近,厘清彼此在慈善信托中的定位,一步步尝试,并清楚我们希望带来的改变,才有可能给慈善信托带来更大的发展。”参会相关专家表示,慈善信托将为慈善事业带来巨大的能量,为社会痛点的解决带来动力,但前提是边学边实践。
“媒体+慈善”将持续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