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盈教授
大会主席、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医院心内科主任
医学网:尊敬的张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医学网的采访!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年会将于11月6~8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作为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会议有哪些令人瞩目的焦点呢?
张金盈教授:“年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年会”是我担任会长后举办的首届年度会议,本次会议以“提高我省心血管内科医师的管理和执业水平,了解国内外心血管内科医学专业最新进展,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为宗旨。以“匠心钻研,提升实力”为主题,秉承“交流、合作、学习、互鉴、创新、发展”的理念,深入探讨心血管防治新知识,广泛交流前沿医学新技术。
会议设立22个分论坛、青年医师比赛和疑难病例讨论,涵盖了心血管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从心血管预防到心脏康复,涉及血栓防治、高血压防控、心律失常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及大动脉疾病等20余个亚专业和新兴亚专业。邀请到省内外知名专家两百余人,为我省心血管领域同行奉献一场丰盛的学术大餐。
基础论坛是本次会议令人期待的精彩内容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一直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根基,做好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是医疗新技术诞生的源泉。本次会议基础论坛邀请到省外知名学者20多名,各位专家都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会议期间这些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在分享他们精彩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也为我们河南省心血管领域基础研究的同仁们带来宝贵的经验。
值得
另外,冠心病介入论坛、抗栓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等也有精彩内容呈现,值得期待。
医学网:据了解,今年7月您当选为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会长,能否请您谈谈对于学会下一步的工作尤其是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计划如何开展?
张金盈教授:今年7月份,我当选为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会长,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专委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担负着全省上亿人口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因此专委会一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工作做扎实,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具体可以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按期召开,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提升本省心血管专科医生的科研能力及临床技能。第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健康宣教巡讲,开展科普教育,举办“千人百会下基层”的巡讲活动。第三、以专委会的名义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第四、开展交叉学科疑难病历讨论,拟每年举办5-6次疑难病例讨论会,提升基层医生的临床业务能力。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为了疫情防控的要求,部分工作我们拟在线上开展。
医学网:心内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作为心内科主任,能否请您谈谈对于团队建设及科室未来发展有哪些规划呢?
张金盈教授:医院目前正处在高质量发展时期,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尽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同国内同行相比,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作为心内科主任,年入选全国心血管病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对于学科的发展和未来的规划有以下几点想法:
1、亚专科齐头并进,在目前初步形成的各亚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培养各亚专业学科带头人,形成稳定的心血管学科亚专业,包括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各亚专业。
2、注重中青年医生的培养,尤其是对心内科新近入职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高标准严要求,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目标,立一等志向,成一等人才。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学科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凝练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凡可行,就要给予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平台支持。
4、重视标杆模范作用:让已经取得一些科研成就的博士、博士后们现身说法,帮助和指导学弟学妹们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
5、鼓励学生走出去:我经常对学生说,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要经常走出去,向外面看看,看我们跟别人高水平团队的差距在哪里,然后才能迎头赶上,才能让学科高质量发展。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积极与国内、国外多个名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多次公派学生到美国哈佛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世界一流名校培养深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资源,合理调配,使学科团队同心协力,向着一个方向前进。
7、注重知识积累:对学科团队的成员要求掌握扎实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沉淀自己,并不断提高视野。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讲座,让学科团队成员竞相进行学术报道,从而开拓他们的国际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
医学网:人的消化道内定植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在宿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中,细菌占比例超过99%。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表明肠道菌群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心脏和肾脏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了解,您近期对肠道菌群与肿瘤心脏病的相关性有一定的研究,能否请您为我们进行一些分享呢?
张金盈教授:目前,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人类的前两位死因。据统计,全球每年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在基于社区的观察性试验中已经提出将心血管疾病与癌症高发生率联系起来的证据。心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共同的危险因素和生物学机制可能解释了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的关系。
目前肠道菌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合并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
肿瘤心脏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菌在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目前关于肠道菌和肿瘤心脏病学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我们团队也在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较大的突破。
专家简介扫描
张金盈,医学博士、博士后,国家级知名专家;现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急危重症的诊治,较为擅长冠心病支架置入、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和CRT-D置入、心脏瓣膜狭窄球囊扩张以及先心病封堵等介入诊疗技术。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65篇),通讯作者(含共通)在《EuropeanHeartJournal》、《NatureReviewsCardi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ACSNano》、《Biomaterials》和《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等国际顶级杂志文章多篇。主编《急性心肌梗死现代治疗策略》著作6部。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69名、博士研究生26名(两名获省优博)、博士后3名。主持国家心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计划杰出青年/杰出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以及校院联合培育基金博士团队专项资助等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三等成果奖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学术兼职:(1)全国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2)全国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3)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评审专家;(5)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一审和二审专家;(6)教育部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评审专家;(7)医院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8)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会长;(9)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0)河南省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11)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2)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3)河南省科技项目和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14)河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质控委员会委员;(15)《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16)《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17)《ChineseMedicineJournal》及多家国际杂志特约审稿专家;(18)《河南医学研究》编委;(19)郑州市心血管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20)河南省心血管病研究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1)河南省心脏疾病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22)河南省心脏损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23)郑州大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4)河南省卫生系列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荣誉称号:(1)科学中国人[临床医学领域]年度人物;(2)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原领*人才;(3)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带头人;(5)河南省青年科技领*人物;(6)河南省青年科技奖;(7)河南省卫生科技领*人才;(8)河南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9)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0)河南优秀医师奖;(11)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1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14)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5)郑州市科技创新领*人才;(16)郑州大学特聘学科教授。
推荐阅读
扫码查看学术热词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