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推荐理由』CTO病变的介入策略首先应进行经过双侧造影仔细评估,选择初始的入路及器械。该右冠CTO病变的J-score为2分,前向途径存在上次失败遗留的夹层,逆向侧支显影清,因而首选逆向技术。根据病变特点及经验,灵活选用不同类型的导丝是PCI手术成功的关键。最终在逆向导丝指引技术下,正向途径完成支架植入,获得满意结果。本例冠脉病变复杂、操作难度大,血栓风险高,需要强大的抗血小板药物来保证患者远期预后。替格瑞洛疗效确切,不良事件率低,是高危患者的首选。病史资料(男,41岁,65Kg)
就诊时间:年4月。
患者主诉:因“胸闷、胸痛3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近3月多于活动后出现阵发性胸闷、胸痛,位于心前区,呈闷痛,下颌部放射,每次发作持续约1~2分钟,休息后可缓解,近半月上述症状加重,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病变,平素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维持治疗,现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冠心病”收入我科。病程中饮食、睡眠规律、二便正常。
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达/mmHg,目前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有脑梗死病史2年。
既往史:2周前于外院行PCI术治疗,CTO病变未能开通;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脑梗死病史2年。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80mmHg。神志清楚,语言准确,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纯,心率:74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心脏彩超。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活动后胸闷,胸痛,下颌部放射痛3个月,近半个月加重,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见示三支病变,右冠状动脉为CTO病变。
病症: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不稳定型心绞痛;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危险评估: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心绞痛症状典型,心电图ST-T段改变,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病变,右冠为CTO病变,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给药情况:1)拜阿司匹灵mg负荷剂量;2)倍林达mg负荷剂量;3)可定10mgpoqd;4)安博维0.gpoqd。
选用替格瑞洛理由:患者为三支血管病变,右冠状动脉为CTO病变,血栓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高,需要更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
外院造影及手术过程
造影及手术时间:年3月。
造影结果(一):前降支中段可见75%左右狭窄,第一对角支近段可见80%左右狭窄。钝缘支中段可见95%左右狭窄。
造影结果(二):右冠中段完全闭塞,侧支代偿。
手术过程:尝试开通右冠,导丝反复进入夹层,PCI未能成功。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造影结果:LAD近中段75%节段性狭窄。OM支近中段90%局限性狭窄。RCA中段完全闭塞,侧支循环代偿。策略:1、在外院医生开通RCA未能成功,建议患者行外科搭桥手术。家属拒绝。来我院后,和家属沟通,告知家属,该患者病变首选外科搭桥手术,但患者坚持要求行PCI术。2、由于右冠近期进行过冠脉内操作,再次尝试正向开通难度相对较大(导丝进入夹层可能性大)。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可见间隔支向右冠提供良好的逆向通道,因此此次首选逆向通道。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入院第二天。
术中用药:肝素单位。
手术过程(一):左冠EBU3.5指引导管,Sion导丝通过间隔支进入右冠远段,Corsair微导管跟进。
手术过程(二):右冠应用XBRCA指引导管,Finecross微导管支撑送入Fielder。XT导丝,与逆向导丝Kissing。
手术过程(三):正向导丝穿刺,并调整导丝,使其进入逆向微导管。正向导丝推进同时后侧逆向微导管。
手术过程(四):2.0×20mm球囊10~12atm逐段扩张。
手术过程(五):
手术过程(六):依次植入3.0×36mm、3.0×29mm、Partner支架,16atm释放。
手术过程(七):3.5×12mm高压球囊16atm逐段扩张。
手术过程(八):
手术总结:
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给药情况:拜阿司匹灵mgqd;倍林达90mgbid;安博维0.gqd;可定10mgqd。
出院心电图:
随访结果:随访至今患者无心绞痛,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
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1)描述: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血管病变,其中RCA为CTO病变,属于高危复杂病变。2)分析:该患者首选外科搭桥手术,但是患者恐惧外科手术,因此采用PCI术。由于右冠为受供血管,我们首先尝试开通右冠。又因右冠近期进行过冠脉内操作,正向开通可能相对困难,因此尝试逆向通道进入,双向导丝kissing。最终通过病变,完成手术。
此病例需要更积极抗血小板治疗的理由:1)冠脉病变复杂或手术操作复杂,血栓风险高,死亡风险高。2)合并其他临床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脑梗死、PCI史,心电图高危,GRACE评分高。
证据引用:《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1、对于缺血风险中、高危及计划行早期侵入性诊治的患者,应尽快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mg,维持剂量90mg,2次/天)。2、对于行早期保守治疗的患者,推荐应用替格瑞洛(负荷剂量mg,维持剂量90mg,2次/天)。3、替格瑞洛应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至少12个月。
个人替格瑞洛用药经验及心得回顾:1、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更强,起效快,针对ACS患者是Ⅰa类推荐。2、对于本病例这种高危复杂病变,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替格瑞洛在复杂病变围术期的应用也是中国专家共识所推荐的,从临床长期随访观察,疗效确切,不良事件率低。
病区替格瑞洛使用情况:1)应用数量:20。2)应用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CS患者,复杂病变,需要植入多枚支架的患者。3)结果分析:应用替格瑞洛的患者目前未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
医师介绍
王英,医院导管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脏起搏和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黑龙江分会常委,牡丹江市医学会微创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牡丹江市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牡丹江市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