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旦榜单发布重症跃升全国第一中大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复发难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99297.html

初冬暖阳

沐浴金陵

今天(11月14日)

迎来了中大人一年一度的盛会

第五届中大论坛盛大启幕

11月14日,由医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大论坛主论坛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医院运营与管理”,来自国内百余名从事医疗、管理、教学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60医院院长、医院管理者,以及医学科研工作者近人参加主论坛。除主论坛外,40多个分论坛百花齐放,精彩绽放。

今天是好个日子

高兴的事儿真不少

今天还有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年度

医院排行榜揭晓

医院晋升3位

医院第52位

重症医学科跃居第一、放射科排名第八、肾脏科晋级十强

发榜啦

令人期待的复旦版《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11月14日发布,全国共有医院进入“复旦版排行榜”,全国综合排名中,江苏省共有5家医院上榜。

医院医院第52位,晋升三位。重症医学科首次夺冠,荣登状元;放射科位列全国第八;肾内科位列全国十强。

01

综合榜

全国综合排名

进步最快排名

医院晋升三位,列为进步最快排名第35名。

02

专科综合排名

—重症医学科—

医院重症医学科跃升一位,排名第一!

—放射科—

医院放射科排名第八!

—肾脏科—

医院肾脏科跻身全国十强!

03

风采展示

—重症医学科—

01

科室风采

硬核战队

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是国内具有明显领先优势的集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重症医学平台,一直引领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

医院重症医学科始创于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重症医学科之一。于和年成设立重症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症医学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及年连续被评为江苏省“科教兴卫”、“科教强卫”重点学科,年成为是江苏省唯一的重症医学诊疗中心,年成为国家卫生与计生委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也是江苏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年作为牵头学科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在历次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中承担了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救治专家组组长和成员,作出巨大贡献。

经过临床救治工作的长期积累,由医院重症医学科牵头构建的国家重症医学质控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并颁布国家重症医学质控指标体系;形成的系列临床诊疗规范、指南在全国得以广泛推广;经过10余年的学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现已建成现已建成全国领先,华东地区最大的临床诊疗中心,辐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年救治重症患者00余例;首创中国应急救援快速转运体系,实现随时ECMO团队院外支持及ECMO生命支持患者的远程、跨国转运,救治成功率远超国际同类组织;学科立足江苏、辐射全国20余个省70余市的医院;实现了专科同步查房、同步培训、实时查房等功能。

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项目及面上与青年项目,卫生行业重大专项子课题,江苏省科技计划临床前沿技术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0余项。研究成果在包括世界顶尖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及重症医学1区期刊《CriticalCareMedicine》等发表,近5年发表SCI收录期刊余篇,累计影响因子余分。学科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一等奖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近年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0项。年获批成为“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

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5名(国内重症医学领域最多)、海外归国人员10余名,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余人;为全国30省、市、自治区培养重症医学医生和护士数千名,现已成为当地的重症医学骨干。

医院重症学科以打造我国重症医学高地,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同质化提升为己任。扎实建设,打造重症医学临床救治、重症医学人才培训、重症科研转化和重症医学信息平台为一体,服务全国的重症医学中心。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宏伟目标奋进。

02

学科带头人

邱海波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医院*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国家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总编辑、美国重症医学杂志(CCM)中文版总编辑等。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员、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记大功)、江苏“时代楷模”、江苏省优秀共产*员、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杨毅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副总编辑等。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最美医务工作者。

—放射科—

01

科室风采

厚积薄发

医院是江苏省唯一教育部直属“”、“”工程医院,医院创建之初便设立了放射科,我国老一辈著名放射学家荣独山、邱焕杨、张秉彝、蔡锡类等教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八十余年尤其是近十年的建设,医院放射科现已成为江苏省内唯一的影像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卫计委“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是江苏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介入诊疗中心(),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学重点实验室(7)。先后入选江苏省*府“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6),"十二五”优势学科()。

经过八十多年尤其是近十年的建设,该学科点在硬件和软件环境都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年科室引进江苏省首台核磁共振扫描仪,7年安装国内首台7.0TMicro核磁共振。近年引进的RevolutionCT,Ingenia3.0TMRI,DiscoveryPET/CT等设备又使得医院放射科增添了飞翔的翅膀,MAGNETOMVidaMR在今年3月初成功落户我科并迅速投入临床使用,从而实现全新的生命感知自由体部成像。学科已形成了鲜明的技术特色与优势,以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分子影像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在学科带头人滕皋*教授和居胜红教授的带领下,学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学科已形成了一支高学历、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学术梯队。已获得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有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人才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培养人才各1人,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杰出人才1人,江苏省兴卫工程医学领*人才1人,重点人才2人。

学科成员在国内外各级专业学会中担任重要职位,学术地位及临床水平得到广泛认可。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亚太介入放射学会(APSCVIR)主席(-),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暨继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腹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常务委员、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粒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迄今,完成/在研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科技部项目1项(首席科学家),项目(2项),工信部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40余项。近年来学科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余篇,包括LancetOncology,Radiology,JACC,JHepatology,PNAS等重要期刊,SCI引用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等。

02

学科带头人

滕皋*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导,现任医院院长、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年开始从事医学影像和介入诊疗工作,.07~.03在美国Dartmouth-Hitchcock医学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介入放射学和分子影像学。主持科技部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变革性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余篇,包括LancetOncology,LancetGastroentHep,Radiology,JACC,JHepatology,PNAS等,SCI引用>0次。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亚太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前任主席,CardiovascularandInterventionalRadiology(CVIR)副主编,JVascularInterventionalRadiolgy(JVIR)副主编。获美国介入放射学会fellow,欧洲心血管介入学会fellow;获欧洲介入放射学会的杰出人物奖,美国介入放射学会最高荣誉奖—金奖,亚太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金奖。获中国医师奖,白求恩式好医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民建会员等荣誉,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居胜红教授

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导,东南大学医学影像系主任,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长期致力于科研、临床、教学第一线,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的“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现任中华放射学会常委兼继教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放射医师协会常委、江苏省放射学会常委,江苏省放射医师学会常委,亚洲腹部影像学会执委。

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人才等多个项目。近5年发表SCI论文50余篇,在本领域权威期刊Radiology发表通讯作者论文并被同期述评高度评价。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医学科技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各1项。获江苏省第五期“高层次人才”、“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并荣获杰出人才奖、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中华放射学会年度金奖等荣誉。

—肾脏科—

01

科室风采

拼搏进取

医院肾脏科始建于年,2年成立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年与英国Cardiff大学肾脏病研究所结为国际肾病学会首批肾脏姐妹中心,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临床药理学试验专业科室,7年成为国际肾病学会首批优秀肾脏姐妹中心,年被评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年成为卫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年成为江苏省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年成为中国医促会首批全国血液透析示范培训基地,是东南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内著名的肾脏病临床诊治、教学和科研中心。

学科现管理一院三区(鼓楼、江北、溧水),设有病床张,血液透析床张。学科宽敞明亮,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拥有国内设施一流的超大型透析中心、先进的肾脏病理诊断中心和肾脏病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心。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8名,正高5名,副高6名,留学归国人员12名,博士20余名。具有开展各种肾脏病临床诊治、肾脏病理学诊断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优良条件。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肾脏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血透、腹透并发症等疾病诊治新技术。

近年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科技部支撑计划以及江苏省医学科技专项等省、部级课题2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0多万元。近年来累计发表论文余篇,其中在ScienceAdvances、JASN、KI、CellDeathDiffer、Theranostics、NEnglJMed(共同作者)、Lancet等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主(参)编著作40余部,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5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三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二等奖三项、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等成果6项,其他省部级奖励5项。先后培养毕业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余名,多名毕业生受聘于美、英、加、澳等著名大学及国内众多双一医院。学科新近在医院科技量值(STEM)肾脏病学排名第七,是国内著名的肾脏病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心。

学科高度重视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先后与英国Cardiff大学、Sheffield大学、美国Duke大学、Utah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广泛学术联系。与此同时,与省内外60医院肾脏科建立医疗联合体,互帮互学,为促进肾脏病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02

学科带头人

刘必成教授

现任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江苏省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教授(二级)、主任医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后)导师,医学博士。-年在英国Sheffield大学肾脏研究任国际肾病学会研究员(ISNfellow)。

主要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肾脏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肾病协会主任委员,医院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主任委员等,曾任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担任《ChinMedJ》、《JCMM》、《KidneyDisease》、《中华肾脏病杂志》、《肾脏病透析移植杂志》等杂志编委,《ACSNano》、《CellDeathDiffer》、《JAmSocNephrol》、《KidneyInternational》、《AmJKidneyDis》、《Theranostics》《NephrolDialTransplant》、《AmJNephrol》、《ActaPharmacolSina》等多种SCI收录期刊审稿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及科技成果及人才项目评审专家等。主编《RenalFibrosis:MechanismsandTherapies》、《肾脏纤维化基础与临床》等著作6部,参编(含副主编)著作40余部。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篇,总影响因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多课题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成果多项。荣获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事肾脏病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34年,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有较深入研究。擅长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狼疮性肾炎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治,对肾科疑难复杂病例诊治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晓良教授

主任医师、英国Cardiff大学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苏省重点人才项目一项、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BL080)项目子课题一项、中央高校及省级高校创新项目三项,指导博士及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专业研究文章50余篇,其中SCI文章40余篇,编写教材专著多部。曾任第八届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现任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南京医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任7项学术及科技社会专家库成员。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项。教学中勇于创新,获得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先后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理论教学,开创PBL教学法和针对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多次获得东南大学医学院及医院优秀教师、临床教学奖、住院医师规培优秀导师、优秀住培基地主任等称号。年度获得全国优秀住培基地主任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炎症细胞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脏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慢性肾脏病患者钙化防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细胞迁移小体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防治研究。

临床业务专长:钙化防御早期诊治;糖尿病肾病防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治;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血液净化新技术及并发症防治;造影剂肾病的防治;腹膜透析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体化治疗;肾脏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束语

这份榜单排名,不仅是百姓就医的科学指南,医院学科发展的参照标准,激发着医疗从业者苦练内功,提高医疗技术与服务能力,更好地护佑百姓健康,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新起点

新征程

中大加油

未来可期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程守勤

编排刘敏校对崔玉艳

配合重症医学科放射科肾科

截图来源于健康界

医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助人女子捐器官,三位患者获新生(含视频)

11月12日,全国重症医学质控大会即将华丽绽放

泪目!手术台上,医护意外发现患者手心藏了两句话......(含视频)

点赞!骨科陆*团队开展骨关节炎致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获重要进展!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