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拉多纳60岁心梗去世男人60是道坎是 [复制链接]

1#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news.gdssnews.com/news/redianxinwen/1134.html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足坛巨星迭戈·马拉多纳在家中突发心梗,不幸去世,享年60岁。

此前有新闻报道过,马拉多纳心脏和肺部都出现过病症,还有酗酒甚至吸*等不良的生活经历,曾多次入院。对此,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分析道,虽然不知道马拉多纳的具体病情,但考虑到他是运动员,运动员中出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的还是蛮常见的,所以发生的猝死概率比一般人高。另外,抽烟、酗酒,可能也是他在60岁就发生心梗去世的危险因素。

马拉多纳才60岁就去世,引发了很多人的感慨。

大家有没有发现,男人一过五六十岁,很多男的“大伯相”就出来了。特别是一退休,老得特别快。前两天,浙医在线小编的一位朋友发了一个朋友圈,说电梯里碰到两个小朋友,他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好”,两个小朋友异口同声回答“爷爷好”。朋友很感慨,自己今年才刚50岁啊。

今天马拉多纳60岁就去世的消息一出来,朋友圈里、评论里不少网友感慨:60岁难道真的是男人的一道坎?

六十岁真是男性的一道“健康坎”?

这周以来杭城气温骤降,天气一冷,血管收缩,也意味着进入心血管意外事件高发期。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了起来。

从本周一到周三,医院心内科在天时间共接诊了5位心梗患者,均为男性,其中有4位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年纪最大的是70岁。

医院本月以来接诊的心梗患者当中,有10例是男性,年龄均在五十多岁到六十多岁,且这10例患者均有饮酒史。

结合60岁的马拉多纳去世,那么五六十岁是不是真是男人的一道坎?

“确实,从我们日常接诊情况来看,心梗的高发年龄段在五六十岁。”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丁亚辉主任医师告诉浙医记者。

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提起了其中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非常惋惜。这位患者大约从上周六开始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但因为痛得不是很厉害,便想着忍一忍就能熬过去了,结果到了这周一出现气急,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

拖了天,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心超发现他的心脏内已经出现室壁瘤。“有室壁瘤就说明他的心肌坏死的面积较大,一旦室壁瘤破裂,会引发猝死,同时室壁瘤还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恶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王利宏主任表示,如果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医院就医,及时通过冠脉支架等技术开通血管,那么心肌梗死面积会小很多,能大大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对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也会小很多。

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海林主任医师说道,心梗在五六十岁的男性中高发,与男性的部分生活饮食习惯有一定联系。比如最近接诊的一位58岁男性患者,前一天喝了瓶啤酒,第二天看电视的时候,突然感觉胸闷胸痛,医院,发现是急性心梗,立即为他做了介入手术。

浙江中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冰之讲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例子。11月2日上午9点分,一辆急救车载着呼吸心跳骤停的50岁男子,驶入早已等在一旁的急诊医护人员迅速把男子送到抢救复苏室急救。

“患者送来时呼吸心跳都没有了,肌钙蛋白非常高,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持续为男子胸外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一个多小时系列抢救措施,考虑是心源性猝死。”

浙中医大二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冰之坦言,虽然急诊医护竭尽全力抢救,遗憾的是,因为错过了最佳的*金救治时间,希望渺茫,大脑的损伤已经不可逆,最终人还是没救过来。

周冰之主任介绍,男子是突然倒在路边心跳呼吸骤停的,当时路人发现后赶紧拨打了,可惜的是,路人都不懂心肺复苏,没有第一时间在现场给男子做心肺复苏。“患者可能之前心脏就已经不舒服了,我们在患者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瓶速效救心丸,给患者做气管插管时还能闻到很浓的救心丸味道,可这一切,还是没有换来他的苏醒。”

都市快报“救在你身边”

大型公益急救培训活动第二季

正在进行中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70万,却仅有.5万例获得及时规范的救治。

从11月1日开始,都市快报联合杭城18家医院*委、杭州市急救中心、推出共26场“救在你身边”大型公益培训活动,活动一经开启,广大市民报名参加热情高涨。在已经结束的10场急救培训活动中,市民参与热情都非常高。

1

曾经遇上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希望能学会急救技能帮上忙

11月1日开始,浙医在线联合浙江大医院*委,在11月、12月这两个月的每个周日推出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公益活动,,手把手教大家心肺复苏等实用的急救技能。

我国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浙大二院*委书记王建安说:“在大力建设‘健康中国’的今天,受医院*委号召,急诊重症相关支部主动出列,面向公众开展志愿培训活动,普及医学急救知识和技能,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应有之义。”

在11月1日的急救培训现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了大半。29岁的胡小姐坐在第二排,整场都听得很认真。“急救是一直很想学的,平常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重点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503.html

年1月19日,正值新年来临之际,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SICU迎来了他们温馨又特殊的纪念日-“五周年生日”。忆往昔,肝胆?SICU在医院及本科室肝胆外科的支持和帮助下,迅速地发展成为一支年轻而强大的重症医学救治团队,医院危重症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回顾过往,有太多的感激与感动。从肝胆外科人发起筹建肝胆?SICU起之时起,它的医院及科室的各级人员,是他们无私的付出与支持,才有了今日如此现代化的设施、如此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

年的严冬,那时的新门诊楼还在装修施工,还没有现在我们四季如春的温暖环境,冒着寒冬,刘昌副院长和肝胆外科杨勤玲护士长就每日奔波于科室与新门诊楼之间,亲自筹划着ICU的未来。她们每天查阅各国文献及资料,寻找合理的布局和床间距,辛苦的测算,用尺子一点一点的丈量着每一寸每一厘的空间,再结合实地情况,想方设法的使ICU的环境合理化,有时甚至为一两个平方米讨论再三。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经常手脚都冻的冰凉,但是也从未说苦,如今他们还会风趣地说:“那是一个连墙上的插座都是一个一个数着算着安装的”。就这样,在院科两级的辛勤努力下,年1月19日外科ICU开始正式运营,拥有现在接近于国际一流水平ICU设计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不仅有适合严重感染患者安放的单间层流病房,也有配备设施齐全的双人间,配药室等,与此同时,我们也拥有了令人艳羡的每天洒满阳光的工作区,更拥有了像家一样温馨的阳光室。

对于一个ICU来说,精明干练的护士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往往是病人病情发展的第一见证人,所以颇具经验的护士姐妹兄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需求,肝胆外科领导及护士长在四个病区已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迅速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有经验的精兵强将扎根于ICU,解决的这一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对于这样一个外科ICU,同样需要的不仅仅是重症医学的应用,同时也需要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评估和指导。最初的半年里,肝胆外科出身的刘昌副院长,结束了一天工作之后都要去ICU把病人统统再检查一遍,经常这样也放心不下,就在办公室里待到深夜,生怕年轻的大夫会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问题,后来,肝胆外科领导再次制订了计划,所有主治以上医师轮流驻扎ICU帮助这些ICU的年轻人解决和处理外科相关问题,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再后来,为了队伍的建设和为这群孩子们快速成长,又请来了肝胆外科老专家潘承恩老师和呼吸内科老教授陈晓燕老师每周一次的查房,来为团队保驾护航,两位老教授兢兢业业,倾囊相授的精神获得了大家的爱戴。

最初的那些日子是艰难的,但是苦尽甘来,现在的我们回忆起来满是互相关怀以及长辈对晚辈照顾与承担,退去苦涩,尽是甜蜜的味道。

第一篇临危不惧医患互信

外科ICU收治的都是危重症病人,病人病情变化快,没有过硬的医疗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操作技能根本没有办法从事此项工作。为此,科里的医护人员定期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努力研究专业知识,争当业务骨干、操作能手,每位成员都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有创动脉穿刺测压及呼吸机的应用,医院前茅。此外,外科ICU对病人进行人文关爱,除了“真诚、微笑、热情、周到”的服务外,也遵循“尊重病人人格,体恤病人痛苦,同情病人困难,满足病人需求”的理念,赢得了病患的信任和理解。

年7月7日凌晨,67岁老人在连续5天腹痛并出现医院急诊科,急诊手术探查发现腹腔约ml*绿色混浊液,且胃壁、小肠及结肠表面附着大量脓苔,遂为其施行“肠黏连松解、胃穿孔修补、空肠造瘘、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转入SICU治疗。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且术前心、肺合并症较多,在术后第二日下午13:50突然出现室颤,血压下降,呼之不应,瞳孔散大。考虑到患者心血管系统状况,急性冠脉事件不除外,值班人员立即对患者施行抢救,第一时间给予气管插管、电除颤、持续心外按压,联合药物复苏治疗,历时1小时候后,患者仍然无反应,紧接着又是一轮电除颤,心外按压,根本没有时间疲惫。家属看到此情此景已绝望准备放弃,而值班医师说“只要老人还有一丝希望就不要停下”,并带领大家咬牙坚持,终于在第31次除颤及3小时不间断心外按压后,老人竟奇迹般的恢复了窦性心律,看着老人转危为安,大家舒展了眉头,一个个瘫坐在凳子上,脸上却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年8月10日23:34分,一辆从成都开往洛阳的客车,途经西汉高速安康段秦岭一号隧道南口的时候发生了车祸。事发后,按照省卫计委部署,交大一附院迅速组建了救治小组,肝胆外科?SICU王铮主任作为治疗组专家奔赴治疗第一线,与其他专家一起到病房查看伤员,有针对性地对伤员情况进行再次排查、确认,及时将4名仍然病情危重的多发伤、复合伤的患者转至肝胆外科。转入后,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为4名伤者成立了4个医疗小组,一对一进行治疗和照顾,同时对每一个患者进行了反复的多学科会诊讨论。建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