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精神卫生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用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65.html

本文目录

Part1嘉宾介绍

Part2医院精神卫生科介绍

Part3常见心理疾病状况

Part4大学生心理疾病状况

Part5临床心理学的公众科普和未来发展

01

嘉宾介绍

张小芊:

医院精神卫生科(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

李娟:

医院精神卫生科(临床心理科)医师

申晨煜:

医院精神卫生(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

02

医院精神卫生科介绍

医院精神卫生科于年设立,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硕士、博士点和临床科研进修培训基地。除医院装备CT和MRI以外,现科室也装备了电脑心理测量仪、生物反馈仪、重复经颅磁刺激仪和沙盘治疗仪等心理检测治疗设备,在医院支持下,医院精神卫生科,装备了国际先进的日本岛津32道光纤导联FOIRE-近红外脑皮层成像分析系统。该系统利用近红外光观察静息和任务状态下各脑区脱氧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时间依赖性曲线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可反映特定时间段的脑认知、联想和心理症状变化的关系。目前正在用于临床观察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脑功能性疾病的诊疗前后的变化。为临床诊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了参考指南和循证分析研究的数据。

2.1精神卫生的基本状况了解

Q

您是如何理解精神卫生这个领域?临床的一些心理学治疗和心理学援助有什么异同点?

申晨煜

我们科(精神卫生科)其实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精神卫生科,一个叫临床心理科。大家可能对心理咨询比较了解,因为高校有很多心理咨询方面的资源,还有北京有简单心理,knowyourself这些心理卫生方面的咨询机构,但这些和我们有区别,因为我们是有医学背景的,我们是要有内外妇儿等等学科的学习,我们属于临床医生,根据疾病用药,是有处方权的;他们接受的是教育方面或者理学方面学习。

当然可能一个患者来到精神科,精神科的患者人群和社会上心理咨询的人群在严重程度上有一些差别,一个人来到精神科代表着这个病情对他社会功能有影响,如果单纯做心理咨询的话只是说明他的心里状态不好,并不说明符合精神疾病的等级。精神疾病比心理疾病是要更严重一点的问题。

李娟

心理咨询是可以面向正常人群进行的,心理治疗是可以针对病人的,如果这个人的严重程度达到了临床的诊断标准,那么心理咨询师是不可以接诊的。

2.2工作内容与方法

Q

刚才提到有开处方的权力,那请问您在工作中比较常用的诊断流程是什么,是先进行心理咨询然后给处方,还是做一些临床的化验,正常诊断一个病人的流程?

申晨煜:精神科运用的是排除性的诊断。首先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的疾病才能做诊断。一般这种疾病有器质性和功能性,器质性可能会由器官的外部损伤造成,包括脑肿瘤等等,可能就会产生幻想等疾病。排除器质性症状就须要做检查,包括做头磁共振,核磁,排除癫痫;有的还需要做脑电图,包括有的代谢性疾病,甲状腺障碍等,可能会导致抑郁。这些都进行以后我们才能做精神方面的诊断,叫做精神检查。一个完整的精神检查大概有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会对患者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精神科还有一些辅助检查,包括量表等等,还有我们科的刘教授做精神脑部图像,也可以做一个辅助的诊断。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金标准,不能作为确诊的工具,目前精神科缺少一个金标准的检查。

张小芊:精神的疾病是功能性疾病。骨科的病,肺部的病,心脏的病,这些的诊断都是依据流调,经过咽拭子一系列的检查和影像学的诊断,包括毛玻璃影,这些都能作为诊断标准;心脏类的疾病,包括超声,其他诊断检测,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检测条件的。心脏病的病人,如果有心梗,哪根心管不太顺畅,这些都可以通过检查检测出来。但是精神科的主观性非常大,我们没有一个类似于胸片、肺部片的影像学诊断。我们主要靠问诊,这个就是我们的诊断方式。这个不是咨询也不是聊天。我们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我们对指南和标准的依赖比其他更强一些。比如脑肿瘤的诊断,拍了一个核磁片,知道了是什么位置,就知道怎么切,然后取切片就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就可以知道怎么进行进一步治疗。而我们主要是看参考指南,国际和国内都有指南,通用的是国际的ICT-11和DMS5,以及国内的ICMD3,这些都对诊断有一些笼统但客观的概括。有几个诊断标准:症状性标准,病程学标准,严重性标准。以抑郁症为例,症状性标准包括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等等,还包括焦虑症状,心理症状,低动力,无助和绝望感。如果只有症状标准是不能诊断的,假如我不开心三天不能诊断为抑郁症,抑郁症需要两周以内大部分时间都存在上述的症状标准,才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否则只能诊断为抑郁状态。然后就是严重性的标准,如果她不开心,但是能继续工作,这个就可以诊断轻度的抑郁症,但是如果不能读书,不能工作,这个可能就要诊断中度或者重度抑郁。另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实验室的检查,来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疾病以后,我们才能诊断精神病。每个人都有一套诊断标准,可能是DMF,可能是ICD,每个人都烂熟于心,他们会先进行诊断,基于这些诊断结果给病人做相关叮嘱。虽然很多人都能做心理治疗,但是我们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咨询是不同的。我们的要求是医学科班出身,要考职业资格证。精神科是二级学科,我们要在精神科下面考产科,妇科,儿科等等。有了医学资格证,大部分精神科的医生都能做心理治疗,但是大多数心理治疗医师是不能做精神科医生的,因为他们不能开处方。现在法律对于心理咨询的限制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对于精神科医生是很严格的,如果没有医师资格证的话,开处方或者开药是触犯法律的行为,也是无效的。现在的心理咨询方面做的还算比较好,水平并不是很低,很多工作室的人也都有一定的水平,只是社会方面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

Q

现在做一些疾病方面的和病程方面的诊断,是不是诊断过程中需要病人对医生和对诊治方面的信赖?如果患者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是不是就很难做出判断?

张小芊

这个与症状性有关,就是自知力。如果自知力很强,他们可能会希望你知道他有精神疾病,并且绝大多数的病人自知力完整的。不过有些人自知力确实不完整,这样的话他们可能就不愿意暴露。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觉得其他人会害他,他听到了一些声音,看到了一些事情,这些是幻听和幻视。如果我们问他们,你们是不是有幻觉,他们都会觉得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看患者的面容一般就能观察出来。一个很低沉的人可能就是抑郁;一个红光满面,语速很快的人,可能是躁狂;一个说话很谨慎,很小心的病人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一个反复地检查,反复地看的病人,可能是强迫症。据此我们可能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但是这些都是比较主动,叙述自己的现象的。

但是如果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的病人他们可能不说,因为这些病人和抑郁症的病人一样,自知力不太好。那我们问的时候就会改变问法。比如幻听我们有两种问法:你有没有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有没有什么声音你捂上耳朵还能听到?这些都是一些问法,幻听有真性幻听和假性幻听,脑子中能听到或者耳朵中能听到。有的患者可能有自杀倾向,不想让别人知道,那可能就会修饰,或者说谎,这些都是我们检测的难点。未来实验室如果有这些科研方面的进展能辅助我们诊疗那当然是很好的,不过如果有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大夫也是能够帮助我们诊断疾病的,因为他们能通过丰富的经验和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来问出病情。

Q

现在的医生可能有一些自己的科研项目,我自己比较好奇在精神卫生科是偏基础医学领域、精神和脑科学还是偏向于心理学?

申晨煜

关于科研主要是不同的导师方向是不一样的。一个精神科医生,生物医学背景出身的医生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