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策分享
解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6号,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明确了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等方面的医改重点工作。一、年医改在顶层设计和推动落实方面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年在*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医改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在顶层设计和推动落实方面取得了“双突破”。 二、年深化医改各项改革任务取得了哪些进展?
年在*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协力同心推进改革,深化医改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医院改革取得新进展。在全国个县(市)医院综合改革,在个试点医院综合改革。科学的补偿和运行机制正在建立,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医院的服务效率、水平、能力和收支结构正在发生向好的变化。二是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府补助标准提高到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多万名大病患者受益,赔付资金亿元。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救助对象*策范围内自负费用救助比例普遍达到70%。疾病应急救助14万人次。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便群众就医报销。三是发展社会办医取得新成效。进一步破除社会办医发展的*策障碍,持续推进落实社会办医准入、运营和监管等方面的支持*策。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43.8万所,已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45%。社会办医疗机构门诊量已占全国门诊总量的22%。四是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各省按照要求稳步推进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启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完善短缺药品储备机制。推动做好保障儿童用药工作。五是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基层首诊、上下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以综合医改试点省和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六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持续巩固深化。中央财*继续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91亿元,支持各地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央财*安排专项补助资金亿元支持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年综合医改试点省取得了哪些成效?
年1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确定江苏、安徽、福建、青海4省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年2月底前,4省先后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印发了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累计出台综合医改相关配套文件个。江苏省加大各级财*卫生投入,并将医院长期性债务纳入*府债务平台进行化债。创新医院编制管理,实行审批制与备案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安徽省实现省、市、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在*府办基层机构全面推行财*经费定向补助,医疗服务收入扣除运行成本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福建省由一位*府领导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相关工作,从组织领导体制上保证了“三医联动”。青海省加大*府对医改的投入,把建机制、补短板、破难点作为改革重点,为建立医院合理补偿机制提供了坚实保障。各省改革各具特色,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也探索解决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综合医改试点省级框架基本形成。四、年深化医改取得的成效有哪些具体体现?
社会各方推进医改的共识进一步凝聚,深化医改迈上了新台阶。人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健康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年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6.34岁,比年提高1.5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1/10万和8.1‰,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医改规划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居民就医负担有所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由年的35.29%下降到目前的30%以下。五、制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到年实现深化医改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到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之年。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和深化医改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评估“十二五”医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工作任务》。总的考虑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注重保持改革的连续性,着眼医改整体部署,突出前瞻性,在重点改革上加强顶层设计和试点探索,促进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六、在全面深化医院改革方面有什么主要举措?
年,要以点带面进一步巩固完善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分类指导和示范引领,选择江苏省启东市、福建省尤溪县、安徽省天长市、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新增个城市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使全国试点城市达到个。七、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哪些重点工作?
年,继续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试点。总结推广地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成熟经验。在个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到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继续加强基层医医院能力建设,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同时,在医保支付、常见病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规范等方面完善有关配套*策。八、如何进一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年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主要有5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推进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医保人均*府补助标准提高到元,人均个人缴费相应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建立完善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逐步与各省份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对接,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到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二是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3号)要求,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在“覆盖范围、筹资*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等方面实行“六统一”*策。三是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完善大病保险*策,对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五保供养对象和低保对象等在内的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倾斜性支付*策。中央财*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亿元。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研究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有效衔接的*策。四是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广地方成功经验,系统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五是推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指导保险业加强产品创新,丰富健康保险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修订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健全健康保险相关监管制度,规范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秩序。九、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抓住药品生产、采购、流通、配送、使用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一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鼓励地方先行开展探索,研究基本药物目录、生产、标识、价格、配送、配备使用等方面实行*策统一的工作。二是全面推进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继续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7号),实行分类采购。综合医改试点省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积极鼓励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逐步增加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药品品种数量,合理降低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价格。进一步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上公开交易等。三是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家有关*策要求,开展基本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四是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策体系,并严格监督实施。严厉打击药品购销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五是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推动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制度。今年进一步扩大定点生产试点品种范围,新增5个左右品种。提高乡村、边远地区药品配送管理水平。以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策,着力解决药品规范生产和流通秩序问题。强化药品质量监管,启动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十、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健全医药卫生监管法律体系。积极转变*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组织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将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纳入所在地卫生计生行*部门的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同时,要加大医疗卫生行业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行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动医药卫生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举措有哪些?
一是继续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继续做好免费医学本科生的招生录取培养工作,计划招收名左右免费医学本科生。二是全面组织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7万名,在培总量达到19万人。十二、如何进一步稳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优化现有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覆盖面。健全分工协作机制,落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管理与指导。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完善考核方式,实行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加强健康促进工作。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从婚检、孕前检查到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等覆盖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十三、如何进一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统筹推进国家、省、市、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并实现互联互通。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领域先行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试点。推动预约诊疗、线上支付、在线随访以及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服务,积极发展远程医疗、疾病管理、药事服务等业务应用。选择部分省(市)开展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证照试点工作。 十四、如何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
抓好社会办医*策落实,开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45号)落实情况督查。
十五、在加强医改的组织实施方面有什么考虑?
深化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须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各有关部门都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医改,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医改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十六、如何总结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的改革经验?
年2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福建省三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前期,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召开现场会、大规模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推广三明市改革经验。今年要进一步总结完善三明市改革做法和经验,在安徽、福建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推广。同时,在医院改革、药品采购和流通领域改革、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医改组织领导等方面借鉴和运用三明市改革经验。十七、如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深化医改的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让群众切实受益。
相关通报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使用率
根据临床药学监测网统计结果:年4月1日—4月30日,门诊抗菌药物收入元,年3月份收入为元,抗菌药物收入占门诊总收入比例为11.83%,年3月份占门诊总收入比例为14.95%;病房抗菌药物收入元,年3月份收入为元,抗菌药物占药品总收入比例为24.31%,年3月份比例为25.6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国家要求低于20%的规定,与年3月份比,门诊\病房均有下降,希望全体医师继续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病例报告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紫绀等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占该药严重报告数的61.97%。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还可能会引起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占11.54%),主要不良反应表现有震颤、四肢麻木、惊厥、意识障碍、幻觉、错乱等。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也可能会发生血液系统损害(占6.25%),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数减少等。
典型病例:患儿,男,4岁,因疱疹性咽峡炎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针0.1g,大约10分钟后出现惊厥、双眼向上凝视、牙关紧闭、口唇紫绀、手脚抽搐,头偏向一侧,立即停止给药,给予安乃近针滴鼻,进行吸氧,患儿抽搐1分钟后,症状得到控制,30分后,患儿病情稳定。
三、超适应症用药情况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我国批准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疱疹病*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感染”,但在监测数据分析中发现存在严重超适应症用药的现象,约占总报告数的79.98%,如用于支气管炎、肺炎(25.50%)、呼吸道感染(23.65%)、扁桃体炎(4.52%)、手足口病(3.78%)等。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药理作用是与病*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只对DNA病*有效,而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手足口等常见病*如鼻病*、冠状病*、流感病*、副流感病*、呼吸道合胞病*、腺病*、埃可病*、柯萨奇病*等均为RNA病*,不宜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
典型病例:患儿,女,7岁,因恶寒、发热、鼻塞、打喷嚏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1g。用药半小时患儿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立即停药 ,测血压68/49mmHg,给予肾上腺素0.5mg加生理盐水5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3ml静脉注射,异丙嗪15mg肌肉注射,30分钟后血压升至90/60mmHg,心率次/分钟,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四、相关建议
1.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容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还可能会引起精神障碍和神经损害以及骨髓抑制等。医务人员在使用本品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本品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给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进行救治。2.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临床使用中超适应症用药现象比较突出,医务人员使用本品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适应症。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研究资料,用于儿童治疗时应权衡利弊。3. 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安全性监测,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