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研机构投资者一周观点精粹 [复制链接]

1#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日期:

一、宏观

两件大事,一是全面降准,二是社融数据。

(一)关于降准

Z券商表示,降准后带来的影响有三方面,一是增配置: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调结构:调整央行融资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降成本: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亿元。

R首席看法,短期来看,全面降准对冲下半年MLF到期、地方*府债发行的压力,同时通过降准,从融资成本角度缓解企业由于大宗商品等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中期来看,下半年经济将逐季放缓,宽松周期将来未来。房地产与出口是主要拖累,房地产调控处于高压姿态,PMI出口订单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下,制造业投资与消费也不能有太高期待,基建或有发力空间,但仍需观察。并且判断,今年一季度是经济顶部,二三四季度边际放缓,经济正从滞涨转向衰退,未来的货币*策会对经济和市场逐渐转向友好,宽松周期将来未来。

J券商表示,总的来看,本次央行宣布的全面降准释放的信号仍然是“货币*策稳中偏松”,进一步确认了央行不会因为供给侧通胀收紧货币*策。这次的降准也并非“大水漫灌”,主要目的是以短换长,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半年货币*策将保持稳中偏松,三农、小微、民企、绿色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策工具或仍将发挥结构性支持作用。

W首席表示,配置思路上继续超配化工、有色、采掘、钢铁等传统周期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高景气成长周期板块。

(二)关于社融数据

C首席观点。6月份新增社融3.67万亿,同比多增亿,结束了过去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的趋势。从分项来看:6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2.3万亿,同比多增亿,是社融多增的主要贡献;企业债券和*府债券同比双双转为多增,多增额分别为16亿、25亿,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录得多增亿,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少增亿,是主要拖累。当前社融增速和名义经济增速已基本匹配,6月新增社融同比转入多增,存量增速也保持稳定,后续信用收缩态势或将趋于缓和。

H券商观点,社融超预期和降准不矛盾。前者是短期问题,后者是长期问题。从6月贷款结构来看,票据融资占比不小,社融增长也存在一定结构性问题,三季度社融增速可能继续下行。降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障下半年经济增长更加均衡、可持续。本次降准也未必会带来流动性过剩或信贷膨胀问题,7月份正值税期,三季度MLF到期量高达1.7万亿,本次降准仅释放1万亿,央行对超储率水平仍有掌控力,决定了信贷规模膨胀与否的症结仍在融资需求本身。但降准置换MLF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展望未来,随着地方债发行进度加快,财*支出力度有望增强。碳减排再贷款等新型工具可能即将推出,助力相关绿色信贷投放,同时进一步对基础货币形成补充。存款加点改革和地方债市场化发行正在铺开,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范围,引导更多主体的融资成本下行。后续市场肯定博弈MLF与LPR会否调整,值得后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