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年人跌倒应该怎样预防 [复制链接]

1#

我们经常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这本是一句励志的话,可是换一个场景换一类人群,就不一定了。有些人跌倒了可能再也爬不起来,说不定还有性命之忧。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的确不假,老人腿脚不利索,容易磕磕碰碰,容易摔倒,而老人的骨头不如年轻人强壮,常常存在骨质疏松,所以老人摔倒后容易骨折,卧床后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运动健身防跌倒小招式

招式1:侧向走。

锻炼本体感觉、灵活性和协调性。

动作要领:站立位,两手自然放于腰部,向右方侧步走,然后向左方侧步走,如此反复。注意事项:可以在地上画一条直线作为引导。步行途中可以增加台阶、平衡垫等障碍物,绕过或跨过以增加难度。

招式2:倒走。

可锻炼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动作要领:无辅助工具时,站立位,双眼平视前方,倒退行走10步,转身,再倒退行走10步回归原位,如此反复。有辅助工具(扶手、桌子等),一只手扶着辅助工具,其他步骤同上。注意事项在有同伴或子女看护情况下进行这个练习。可以在地上画一条直线作为引导。注意场地应无障碍物。

招式3:抬腿运动。

可锻炼下肢肌肉力量。

动作要领:站立位,手扶墙面或椅背,一侧腿支撑,另一侧腿向不同方向抬起,维持10秒,缓慢放下,换另一侧腿重复相同动作。向前抬腿:抬起腿屈膝向前向上抬起,类似踏步动作,尽量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向后抬腿:抬起腿直膝后抬起,尽量抬高。向外抬腿:抬起腿直膝向外侧抬起,尽量抬高。练习方案锻炼组次:左右侧各练习8~10次,完成3个方向的练习为1组,练习3组。间歇时间:每个方向练习之间休息1分钟,每组间休息3分钟。锻炼频次:2~3次。

招式4:坐站练习。

可锻炼老年人从坐位到立位再到坐位的动态平衡控制功能,锻炼下肢肌肉力量。

动作要领:坐在稳定的椅子上,双脚与肩同宽平放于地面,双膝与脚尖方向一致,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手放膝上或椅子上。初始动作准备好后开始起立。躯干前倾至鼻子与脚尖同一垂直面时,臀部发力向上推起,当感觉臀部抬离椅面后,双脚踩实地面,下肢发力向前上方移动,随后直立躯干,从坐位到立位。回到座位,躯干前倾,臀部后移,做出“鞠躬”动作,通过下蹲慢慢将臀部降低到椅子上,然后躯干直立回到坐姿。重复10次。

注意事项:动作速度要慢而有控制,切不可快起快下。强调臀肌发力,核心保持稳定。

专家简介

邢国铭,老年科二病区副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从事临床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熟练大内科疾病的全面系统诊治,曾在郑大一附院心内专业骨干培训一年,医院专业进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诊治与康复。

擅长:

1.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症: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慢性心力衰竭、肺心病、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等,尤其对慢性心力衰竭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深得郑大一附院张菲菲教授师传;

2.各种压力性损伤:压疮、糖尿病足、全身营养不良性溃疡等系统治疗及康复;

3.顽固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治;

4.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包括脑血管疾病偏瘫、卒中后肺炎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与治疗;

5.常见内科疾病。在工作中坚持以爱心,耐心,孝心为原则,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医院

老年医学部二病区

老年医学科二病区位于康复楼1、2楼层,配备有医师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医师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专业护理人员15人。共有50张病床。科室拥有一支医疗技术精湛、护理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在老年常见病与疑难病诊治、护理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多器官系统疾病等均有很好的疗效。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秉持“爱心、孝心、责任心”的三心原则,为医患提供优质的医护服务,力争创造老人舒心、家属放心的医护环境。

医护团队

医养结合

诊疗护理范围

1.实行“无陪护病房”。即患者进入病区后所有的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服务都有医护人员和护理员承担,实行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让患者在病区有家园般的感觉。

2、维持治疗患者。带有各种管道(如间断呼吸机维持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套管、深静脉留置针、胃管、造瘘管、导尿管等),需用各种生命支持手段持续支持治疗的患者。

3、一般老年患者。除疾病、规范、综合治疗外,配套有娱乐活动室康复水疗室,老年患者特定用餐室,康复治疗大厅等配套设施。

4、各类溃疡:褥疮(压疮)又称压力性(或损伤性)溃疡。

5、糖尿病足:治疗理念,保足、功能康复。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张自霞主任马巧雅护士长

编辑:杜靖君

供稿:老年医学部二病区杨嫩

审核:王秋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