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送来的时候,已经不省人事了。经过紧急会诊和抢救,医生还是很虚弱。据家属回忆,患者昨天开始感觉不舒服,一直熬到晚上。医院检查,病人半夜去世了。经诊断,患者死亡原因为心肌梗死。事实上,他的心脏早就有问题了。差不多两年前,他做了支架手术,现在心脏里有两个支架。
刚做完支架手术两年,突然心肌梗塞去世。支架没用吗?
后来医生从家属的描述中了解到了事情的始末,原来问题不在支架手术。
虽然病人只有60多岁,但两年前医生就告诉他,他的心血管堵塞非常严重。支架手术后另一条血管堵塞了65%,一个月后让他回来复查。患者出院一个月后,医院复查了。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进行性狭窄的血管没有变化。但是,医生让他两个月后再来复查。但是病人不愿意第二次再去。回家后,他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之前的胸闷胸痛都消失了,让他觉得自己的病没事了,第一次就诊也没发现什么,医院复查。
甚至,“我的病好了”的意识让患者产生了停药的想法。吃了差不多七八个月的药,他真的慢慢减少了剂量,直到完全不吃任何药。也就是停药差不多一年后,医院。这一次他永远失去了生命。
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患者在支架手术两年后死于心梗,说到底是他自己的错。
第一,不听医生的话,没有定期检查。
患者接受支架手术时,医生已经明确告知他的另一条血管也有明显的狭窄,虽然不符合支架手术的要求,但已经很严重了。仅此而已。患者还没有重视。第一次体检后,他们不在乎第二次提问。别说已经是问题了。即使做了支架手术,血管也是正常的,所以要定期检查。
这是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后,虽然支架开通了血管,但血管阻塞的原因始终存在,所以术后仍存在再次阻塞的风险。因此,医生要求患者在支架术后第1、3、6、9、12个月复查一次,一方面及时发现支架再狭窄、支架血栓等术后并发症,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再次堵塞的病变。定期复查是预防复发的第一步。
第二,错误是疏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药都停了。
因为手术后症状消失了,患者觉得自己的病好了,然后就停药了。但是,我们前面说过,支架手术只能治标不治本。虽然短时间内症状消除了,看起来病也治好了,但是病因一直都在,控制这些病因只能靠长期的药物治疗。患者主动停药,就是给了这些病因作怪的机会。时间长了,血管还是会堵塞,心梗又会复发。
病人吃了亏,吃了东西被幻觉迷惑,然后就完全停药了。结果病因肆虐,心梗卷土重来,而且这次来势汹汹,直接要了病人的命!正因如此,医生们一直在强调,对于支架术后的患者来说,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才是最重要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停药。当然,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很关键。
那些支架手术后健康存活的人都做了什么?
术后支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只要控制好,能活多久就活多久。关键取决于病人做什么
患者1:我是一名老年患者,安装支架快10年了。期间一直正常吃药,定期检查化验,过着特别的生活。我饮食正常,一日三餐,吃好吃的。最好加强锻炼。刚开始是轻运动,以走为主,从几千步到一万多步。后来,我喜欢爬山,从小山到山峰。感觉肺活量增加了,体重变正常了,肌肉也增加了不少。事实证明,老人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如果选择锻炼项目,他们的晚年会幸福健康。
病人2:那年我才54岁,在前降支安装了支架。之后一直吃药,适量运动,几乎每天游泳跑步,注意饮食,不抽烟不喝酒。现在身体正常,身材也一直很好。在公路旅行中,每天跑公里后,我不觉得累。事实证明,吃药和生活管理很重要。虽然这些年来每天吃很多药,每天早起,但是正是这些习惯让你更加自律,也让你的生活丰富了很多。
最后,生活习惯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应该都知道什么算是健康的生活。重点讲一下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常用的就是四种:
一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一年后可遵医嘱停用氯吡格雷。二是他汀类药物,用于稳定斑块,延缓斑块长大,若无禁忌,需要长期服用。三是倍他乐克,用于控制心率和血压,改善心梗预后,缓解心脏不适。四是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用于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