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愁吃之四十一子曰酒不及乱xvibrfyd [复制链接]

1#

《乡愁吃


    》之四十一


    子曰:酒不及乱


《论语》中,直接提到“酒”字的有五处,一、“有酒,食先生餕”(为*篇);二、“不为酒困(子罕篇)”;三、“唯酒无量,不及乱”(乡*篇);四、“沽酒市脯不食”(乡*篇);五、“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篇)。另有几处间接提到酒。从这些论酒处可见,孔子对酒的态度是:一、酒可饮,但应“不及乱”、“不为酒困”。二、“酒无量”。


    “有酒,食先生餕”。“餕”是食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酒,幼辈吃其剩余。”


    “君子无争。必也射手!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据《仪礼


    #8226;乡射礼和大射仪》讲,这是一种高雅的游戏。比赛射箭,中靶少的被罚饮酒。酒为健康娱乐活动助兴,不失为一雅。


    孔子认为酒可以喝,但是,“斋必变食”(乡*篇),就是斋戒的日子一定不能喝酒。另外,“沽酒市脯不食”,就是从市场上打来的酒不喝。大约是嫌其质不洁或味不醇。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知礼,孰不知礼?”“反坫”,全祖望《经史问答》说,是用以放置酒杯的设备。用土筑成,形似土堆,筑于两楹(厅堂前部东西各有一柱)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假若说他懂得礼节,那谁不懂得礼节呢?”


    孔子认为,饮酒可以,但如果君臣不分,长幼无序,过于放纵、奢侈,则非礼也。


    孔子在说“唯酒无量,不及乱”之前,说变了质的粮食、鱼肉不吃;色难看、味不正的食物不吃;烹饪不当、不当饮食之时、不是按一定规矩砍割的肉,不吃;没有调味品,不吃。真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而,“只有酒不限量”。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体质对酒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喝多喝少因人而异,不应统一限量。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酒量的认识是科学的。


    “唯酒无量”后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及乱”。《易经古经今注》曰:“乱”就是“神志昏乱”。杨伯峻先生把它译成“醉”。醉,《说文解字》曰:“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醉,就是每个人所适应酒量的终极,也就是达到不及乱的生理极限。


    酒中含有酒精,酒精能刺激中枢神经,引起人体兴奋。当人劳累困乏时喝一点,能驱除疲劳,恢复精神。少量的酒精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但过量酒精,则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弱消化功能。强刺激,易使人患急、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还会破坏肝功能和生殖功能。酒“不及乱”说,是科学的。


    “不为酒困”,就是不能为酒所困扰,即不沉湎于酒。孔子反对酗酒。他曾愤慨地说:“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篇)觚,是古代盛酒的器皿。腹部作四条棱角,足部也作四条棱角。每器容二升(或曰三升)。古代的酒,酒精成分低,升又小,两三升酒是微不足道的。而当时的觚的实际容量已大大超过了规定数字,无形中助长了人们狂饮之风。因此孔子愤慨地说:“觚不像觚呀!(随便增大容量),这还是觚吗?这还是觚吗?”孔子批评管仲家有反坫,也是认为他有沉湎于酒之嫌的缘故和认为这不合身份的行为。


    孔子的饮酒论,今天看来仍有很高的价值。赞相关美文阅读:·自然唯美·看你,不打搅你的心·梦是真的·棋子·让广州*府去跟住房部作交代吧·娄山关·贤臣远则小人近·恐睡症·2010年,我们昂首阔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