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心内科专家如何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为冠脉 [复制链接]

1#

近日,60多岁的高娭毑干家务活后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住院治疗,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第二天,行冠脉造影发现高娭毑的右冠、前降支严重狭窄,且前降支合并弥漫性钙化病变。术中顺利完成了右冠支架植入术,但是在行前降支介入治疗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高娭毑的前降支血管病变长,钙化严重,且对角支也有严重狭窄,为真分叉病变,有强烈的血运重建指征。

手术方式怎么选择?

支架型号怎样选择?

支架定位在哪里?

支架能不能通过钙化病变?

钙化病变需不需要旋磨?

对角支需不需要安放支架?

支架植入后即刻效果如何判断?

这一系列问题摆在手术医生面前。另外,常规手术过程中需要反复造影确认,造影剂用量较大,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就相对较高。针对高娭毑的特殊病情,血管内科一病区医护团队就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讨论,制定出详细的手术方案。

9月15日,在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傅广、科主任副主任*霞、副主任何仲春的指导下,手术团队首先选择为高娭毑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明确了前降支以及对角支血管内病变情况以及血管钙化情况;然后在血管内超声检查指导下,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大小及长度合适的支架,并进行精确定位,植入两枚支架,保护对角支不受影响;最后在支架植入后再次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支架扩张满意,贴壁良好,手术顺利完成。

术前术后

此次手术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进行,造影剂用量少于50ml,进一步减少了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降低了造影剂肾病发生的风险。目前高娭毑已经康复出院。

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是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化超声探头置入冠状动脉血管腔内进行声学成像,是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特殊技术之一。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血管内超声具有直观、准确等优点,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新的“金标准”。

在心导管室,血管内超声弥补了“二维”冠脉造影在定量和定性分析冠脉病变方面的不足,补充了重要的解剖信息,堪称是介入医生的“火眼金睛”。

血管内超声是冠脉介入诊疗的重要技术,直接体现心内科介入手术水平。医院首例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冠脉介入手术。血管内超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医院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让患者越来越安全。

目前,血管内超声在冠脉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01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血管内超声不受投照体位与病变位置的影响,对于血管直径、官腔横截面积能够准确测量,并可以直接显示管壁结构。因此,对于弥漫性病变、开口病变、严重的偏心病变以及临界病变、造影中发现的“模糊”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02

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治疗的应用:血管内超声对高危复杂病变(如左主干、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重度钙化病变、弥漫性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可改善这类患者的临床预后。另外,冠脉介入术中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可明显减少造影剂的用量,降低造影剂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03

血管内超声对于介入治疗术后效果的评价:相比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架植入术后即刻效果信息,尤其是及时明确冠脉夹层、壁内血肿、支架贴壁不良等并发症,从而降低支架内血栓、支架再狭窄的发生,减少再次血运重建。对于少见并发症入支架断裂,血管内超声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

专家简介

傅广,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主攻方向:高血压、冠心病及介入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联系-、

*霞,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主攻方向:心力衰竭、心血管重症、心脏超声,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血管重症的处理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何仲春,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攻方向:主攻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脏危急重症治疗,

冠心病介入诊断及治疗。

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END

供稿:林东升周美云

审核:副主任医师*霞

复审:医务科

编辑、审发:*委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