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林建华教授专访 [复制链接]

1#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为0.5%-3%。上海交通大医院妇产科于年成立了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十几年来诊治了四、五千例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取得了大量临床经验和体会,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均获得了丰硕成果。在《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暨《年产科危急重症疾病诊治》学术会议上,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医院林建华教授,林建华教授就此次大会特色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中国妇产科在线对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

1中国妇产科在线:

林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妇产科在线的采访!您作为此次《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暨《年产科危急重症疾病诊治》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可否请您谈谈这次大会的特色及亮点?

林建华教授:

此次大会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其中《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继续医院妇产科的品牌项目。医院自年成立了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到现在已有20多年了。虽说这个中心是上海市的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但其实远远不止于上海市的范围,上海周围长江以南的华东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苏等省份的患者也会前来就诊。所以20多年来,我们积累的四、五千例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案例的病源基本涵盖了整个华东地区。其实,在我国,心脏病的育龄女性数量很多,我们在临床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同时,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也非常棘手。我们知道,妊娠合并心脏病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排在前三位,一般在第三位,但在一些大城市会升至第二位,是除了产科出血以外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涉及心内科、心外科、重症监护科以及产科,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病例却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汇。学习班的宗旨就是要将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科及其他科室的诊治工作综合起来,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理念,所以我们邀请了心内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们前来授课,这是大会的第一个特色。第二个特色就是在大会第二天,我们会安排国内知名产科专家讲授孕产妇死亡原因居前几位的产科危重症,比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凶险性前置胎盘等,此外,授课内容还涉及到瘢痕子宫再妊娠等当前热点问题。第三个特色就是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妊娠合并急危重症救治技术及防控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总结会。医院牵头联合其他6家单位合作进行了相应子课题的研究,在会议上,参与单位要对所做的研究及进展进行汇报。我们知道,目前的临床研究都强调大样本、多中心、循证,而这项课题有国内17家医疗单位参与,正在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产科危重疾病的数据库的建立和产科大出血及凶险性前置胎盘、严重心脏病和子痫前期等主要产科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这与此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一致的。

2中国妇产科在线:

近来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布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而医院妇产科年就成立了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能不能请您分享一下心脏病育龄女性的孕前、孕期、分娩期、产后的管理经验?

林建华教授: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共同讨论制定的,我主要负责写作,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前后修改3次,最终成稿。我们就是想把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如何管理做一个系统总结,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识别孕妇的心脏病,避免漏诊。第二就是对心脏病孕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评估是否适合继续妊娠。如果不适合继续妊娠,应该采取何种方法终止;如果可以继续妊娠,那么在整个孕期中,除了常规的孕期保健外,还要进行心功能的判别,加强孕妇管理,预防心衰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妊娠风险评估表,将风险分为5级,描述了不同心脏疾病的危险程度及不同危险分医院、医生级别。第三,对孕产妇来说,心脏有三个最受考验的时期——孕晚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第一关孕晚期保健坚持过来以后,分娩期怎么处理——如何控制入液量、如何用药、如何预防心衰,这是需要全面细致考虑的。第三关是产褥期,胎儿娩出后,母体回心血量大量增加可能导致心衰,所以可能产妇前两关过了,但是跨不过第三关。产后72小时是心衰的高发期,但是过了72小时,风险依然存在。我们之前有个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坚持到产后8天,但最终没能挺过去。当然我们还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