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AHA会议记录组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收录于话题#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8个内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
早在50年前,美国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出现了拐点。-年美国冠心病死亡降低50%,其中44%来源于一级预防危险因素的控制[1]。
China-PEACE研究显示,我国35-75岁人群中每10人有一人为CVD高风险者,而高危人群往往同时伴随2-3个风险因素,这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关键原因[2]。由此可见,控制好风险因素是防控心血管病的关键。
日前,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于线上召开。在“促进健康血管老化的新策略”论坛中,来自美国的预防心脏病学专家RogerS.Blumenthal教授以“预防CVD的10大要点”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A-F,预防CVD的10大要点
关于预防CVD的10大要点,RogerS.Blumenthal教授用首字母A-F作了总结。
A: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Therapy)
1、对40-70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且无出血风险升高的成年人,可考虑将低剂量(75-mg/天,口服)的阿司匹林作为ASCVD的一级预防方式。
表1:ASCVD危险分层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①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②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mmol/L;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④体重指数≥28kg/m2;⑤吸烟。
2、低剂量(75-mg/天,口服)的阿司匹林不应被日常用于70岁以上人群的一级预防。
3、低剂量(75-mg/天,口服)的阿司匹林不应被用于出血风险升高的成年人的一级预防。
A:抗凝治疗(AnticoagulantTherapy)
主要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和华法林。
B:血压(BloodPressure)
血压被分为正常、升高、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五类。
血压低于/80mmHg为正常;
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低于80mmHg为升高;
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80-89mmHg为一级高血压;
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二级高血压;
收缩压高于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为高血压危象。
表2血压分类
此外,高血压是心力衰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而心力衰竭造成的疾病负担不可小觑。
针对高血压的管理有以下建议:
减重;
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模式;
减盐;
补充膳食钾;
增加体育运动;
限制饮酒。
B: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
β受体阻滞剂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但会伴有心率减慢,使用时需要监测患者心率。
C:胆固醇(Cholesterol)
他汀治疗是以下ASCVD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mg/dl);
40-75岁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经医患讨论后发现ASCVD风险高(≥7.5%)的患者。
C:戒烟(CigaretteCessation)
戒烟也可改善血脂状况。
D:饮食(Diet)
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少吃红肉和加工肉、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甜食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钠。
AHA建议:钠的摄入量在~mg/天。需要注意的是,加工食物和外卖含钠量高,有条件的朋友最好在家做饭,控制好钠的摄入。
D:糖尿病(Diabetes)
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很重要。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用于糖尿病管理。
E:运动(Exercise)
建议每周进行>min的中强度运动或>75min的高强度运动。
F: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可用于心力衰竭的管理。
小结
RogerS.Blumenthal教授呼吁:所有人都应该终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CVD!
最后,简单回顾一下预防CVD的10大要点:
A
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
B
血压管理;β受体阻滞剂
C
血脂管理;戒烟
D
饮食调整;糖尿病管理
E
运动
F
心力衰竭管理
参考文献:[1]FordES,AjaniUA,CroftJB,CritchleyJA,LabartheDR,KottkeTE,GilesWH,CapewellS.ExplainingthedecreaseinU.S.deathsfromcoronarydisease,-.NEnglJMed..(23):-98.
[2]LuJ,LuY,YangH,BiligeW,LiY,SchulzW,MasoudiFA,KrumholzHM.CharacteristicsofHighCardiovascularRiskin1.7MillionChineseAdults.AnnInternMed..(5):-.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AHA会议记录组
责任编辑:袁雪晴章丽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