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高质量”的生活
听了张绍基的建议,郑一铭便准备去找这几个人征求意见。第二天上午,他先到销售部找马菁菁。马菁菁恰好在办公室,郑一铭便把方案的事简单向马菁菁解释一番,然后询问她的意见。
马菁菁听完,说,提升质量是吧?那我真是太支持了!我恨不得咱的电池质量全国第一,那出去腰杆才硬呢,谁愿意天天给别人赔着笑脸啊,你说是吧?老赵他们生产部,成天造那些垃圾产品,让我们出去跟孙子似的。质量不行,咱搞销售的就没有地位呀!要是质量能造成全国第一,像茅台似的,还用咱销售部费劲吗?那卖货还不简单,出去都是别人陪着咱们笑脸,哪用咱们陪着别人笑脸呢?
听马菁菁直接把赵进义他们生产的东西说成垃圾,郑一铭尴尬笑笑,附和也不是,反驳也不是。马菁菁继续道,这个方案非常好,小郑你要提升质量,要干一番事业,我绝对支持,也鼓励你好好干!质量提升,我们销售部是最大的受益者。老赵他们啥也不懂,一天就是瞎干胡搞,就弄一些破烂玩意,惹出一堆麻烦,弄得我们销量大受影响。上一次,要不是咱们借助工商局的会议扭转局势,说不定到今天我们的销售任务都还受影响呢。
提起之前工商局的会议,郑一铭更是无话可说,只道,马总同意这个方案就好,我肯定把这个方案好好落实,把咱们的质量好好地提升一下。
马菁菁道,我肯定同意,肯定是全力支持郑部长!
郑一铭任务完成,便准备告辞。马菁菁看了看表,道,快到饭点了,为了表示支持,我一定得请你吃个饭!
现在说是饭点,还早了些,况且像这种不必要的饭局郑一铭向来是能推就推。他几次三番拒绝,但实在架不住马菁菁销售能手的口才,最终还是被强留下来,和马菁菁一块儿吃饭。
头一次在销售部和马菁菁吃饭,郑一铭才知道,销售部专门有一个厨师,就是专职给马菁菁做饭的。很快几碟热气腾腾的菜就端了上来,马菁菁不顾郑一铭的劝阻,又叫人开了两瓶拉菲。
马菁菁催郑一铭动筷,道,你快尝尝这些菜,看怎么样?
郑一铭吃了几口,确实和食堂大不一样,道,这个菜确实不错,有点小时候吃饭的那种味道呢。
马菁菁面露得意之色,道,那是肯定的呀!这用的菜和大米,除了自己家种的,就是特供的。
自己家种的?郑一铭惊讶道。
江宁市虽然不比省城,但也算是比较现代化的城市了,有些人买了高档小区的房子,自己开个小花园,或是种种菜,图个新鲜,但要是天天吃饭的菜都靠种,怎么可能呢?
马菁菁道,对,都是种的。我家不是在后山那儿买了个别墅嘛,又在附近整了两亩地,专门是种菜的。种的菜家里都吃不完,我就拿到这儿来吃。现在水污染的厉害,就咱们电池厂,一年也得排不少废水。为了保证蔬菜粮食的绿色健康,我浇菜用的水,都是用的矿泉水。我不让他们用外面的水,怕万一有污染。这个菜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吃着那才是有味儿呢。
郑一铭震惊不已。人和人真是不能相比,大部分人穷其一生攒钱在城市里买个小房子,有的人却拥有按亩来计算的别墅。质量部的员工连口热乎水都喝不上,同一个公司的人居然用矿泉水来浇地。马菁菁过着如此讲究甚至奢华的生活,光说办公室,她办公室装修之豪华,像吴仁德的那间办公室,简直不够看的。如果说吴仁德的办公室是个豪华套间,那马菁菁这儿简直就是皇宫。虽然面积没有董事长办公室大,气势也稍逊一筹,但装修得富丽堂皇之余,还带着一股精致的劲儿,更具有女性审美和小资情调。
马菁菁道,我家里那两亩菜地,菜基本上吃不完,最起码能保证大半年。
郑一铭随口问道,那冬天,只能买特供的了?
马菁菁道,冬天的时候,就尽量不吃蔬菜。可以多吃牛肉,比如从日本或者美国进口的,健康得很呢!还可以喝小米粥,有个老乡特意留了两亩地给咱们种的小米,都是用给咱们公司送礼用的特供品。
马菁菁一边讲着,一边不忘给郑一铭劝酒。郑一铭本不想多喝,被人劝着,只好多喝了两杯。听马菁菁如此讲述着这菜和粮食铺张的来历,口中的菜好像也没什么滋味了。
马菁菁倒是兴致不错,道,小郑,你现在也是大款了,有钱,咱们得会花。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这边挣钱,出国消费,这才叫上帝一般的感受呢!国货实在太low了,国外那才是好东西。以后咱谁有机会出国,就都多买点,互相帮着带点儿。你出国给我买点,我出去也给你买点。
马菁菁喝了一口酒,继续道,我们大家都是这个理念。我们挣钱,有钱,咱就买国外那些高档货。既然有钱,就要过高品质的生活。我现在,除了住的别墅是在江宁的土地上,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是国外的。以后你也会这样,这才是享受生活。
郑一铭听到马菁菁说自己是富豪时,就不由自主地连连摇头,听到后面更是觉得刺心。国内挣钱,国外消费,这理论他曾听过,吴仁德就是这种想法。马菁菁也说了,大家都是这个理念。郑一铭很难想象,一个企业家,居然不用国货,连自己的产品都不放心,这简直就是打自己的脸。除了房子的地理位置没有办法只能选在这儿,其他吃穿用度,一概用国外的产品。恨不得浇菜的水都从国外进口,可你种的蔬菜还是长在你脚下的土壤里,你自身的根也在中国啊。面对国货的现状,你作为一个企业家,不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去改变,而是破罐子破摔、逃避、利己,这样下去,岂不是恶性循环?
马菁菁还宣扬着那一套理论,郑一铭只是不置可否。这些人,对自己的生活非常讲究,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尽管他们制造劣质产品,污染环境,但他们可以用钱买到优质的产品和纯净的食物。吃蔬菜有自己的菜园,粮食都是特供,水是用的国外的净水机,他们的生活质量完全不受影响。
饭吃完了,两瓶拉菲喝了一整瓶,另一瓶打开了没怎么喝。马菁菁送郑一铭出去,又拿了两瓶没开的拉菲塞到他手里,让他带回去。郑一铭不想再拿走什么,几番推辞,但马菁菁硬塞给他,他只好拿了。
中午喝得有点多,他们饭吃得早,郑一铭趁着午休还有段时间,在办公室小睡了一会儿。醒来后,就想着去找赵进义。
找赵进义却远没有找马菁菁顺利。下午去找时,秘书说赵进义不在,也没让他进办公室。第二天也是推说有事,没时间。直过了好几天,才约上赵进义。
连约见一面都这么难,再加上之前的印象,郑一铭以为赵进义是块难啃的骨头。不想赵进义听了自己对方案的一番介绍后,立即爽快道,董事长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我这正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办,小郑同志真是雪中送炭,解我燃眉之急啊!
郑一铭挑了挑眉,没想到赵进义对方案也不出言质疑,便道,赵总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我好把方案完善一下。
赵进义连声道,没有意见没有意见!你这是给我帮忙啊,我有什么意见?还是小郑同志能干些实事,不像马菁菁那帮人,只会喊口号,提这个质量,那个质量的,他们懂什么是质量?质量不还是咱们生产搞出来的吗?要是好产品,哪还用得着他们销售啊?苹果手机还用推销吗?华天手机还用推销吗?那人都是抢着买,要是咱们也有那么厉害,还要他们销售干啥?
郑一铭不欲多说,既然赵进义也同意,那此行的目的就达到了,便道有事先回去。
赵进义听说郑一铭要走,道,郑部长!你先别忙着走,你看看,你拿出这么好的方案,咱们要搞好质量,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要是搞不好质量,董事长老是来对我提批评,这回小郑同志,你可是给我们指了条明路!你说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不得好好感谢你嘛!中午就留下吃个饭,正好我私藏了点好酒,拿出来咱们好好喝点!
郑一铭一听又要吃饭,连忙坚决推辞。上次在马菁菁那儿,就拿了人家两瓶拉菲,价值不菲,他可不想再占别人什么。过来谈工作的事,非得吃饭算怎么回事?
赵进义再三邀请,郑一铭态度坚决,推说有事,任赵进义说了几次也不肯留下吃饭。赵进义见郑一铭确实不愿,转而拿出一块表,道,不吃饭,那我就送你个小礼物吧。
郑一铭看了看,估计价格不菲,便连连推辞不收。赵进义把表塞进郑一铭手里,道,这是别人给我送的,也不是啥贵重东西,不值钱。这都你们年轻人的款式,我这岁数大了,用不上。这个就送给你,聊表一点心意吧。
郑一铭依然几番推辞。赵进义笑着道,郑部长做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也得让我们表示一下吧,难不是郑部长看不起我老赵?
赵进义说着,再次把表塞给郑一铭。
话说到这个份上,尽管郑一铭满心不愿,也只好先收下了。回到办公室,他把表拿出来,仔细看了看,发现这块表看着不起眼,居然标价两万多!
两万多的表,还说不贵重吗?郑一铭咋舌,自己凭什么收人家这么贵重的礼物呢?戴他是肯定不能戴了,只能过几天,找个时间再去趟生产部,想办法把这表还了。
马菁菁、赵进义这两边都很顺利,下一个目标便是董事长。郑一铭专门去找了董事长,只是时间不太巧,郑一铭过去时,董事长那儿正好有两个客人。董事长一看是郑一铭,便先让客人等着,把郑一铭带进了里屋。
郑一铭先把方案奉上,又介绍了一番,还说专门去征求过马菁菁、赵进义等人的意见。
郑一铭一边讲,贾思道一边简单翻了翻方案。待郑一铭讲完,贾思道便道,这份方案很好。咱们确实需要抓抓质量,小郑你这次做得不错。
郑一铭还想再进一步说说方案的细节,却被贾思道抬手打断。不必多说,贾思道开口道,小郑同志想要做的事,我都是全力支持!
贾思道说着,就把方案递还给郑一铭。郑一铭接过,道,谢谢董事长,我肯定要尽力做好工作,落实方案,帮助我们公司早日实现质量提升。
贾思道手指点了点桌面,问道,这份方案,你是怎么做的?
郑一铭回答,是和体系科的朱诗雨一起做的。她是我的助理,非常有质量思想,点子也多,帮了我不少忙。我们一起做了很多调研,我觉得朱诗雨是个质量方面的人才。
贾思道嘴边浮起一丝笑意,执起茶杯喝了几口,方缓缓道,小朱同志确实很不错。质量部总共没几个大学生,像小朱同志这样的很难得,又肯干,人也很聪明。你以后啊,可以好好带带她,将来肯定是个人才。
郑一铭应了。贾思道又说,我们这一代人都老了,未来的世界是你们的。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早点把你培养出来,所以,不管你提出什么方案,我都支持!你好好干,咱们公司辉煌的时候啊,还在后面。
郑一铭听了这般鼓励,顿时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原本心里还有那么点不自信,现在都已烟消云散。他真心实意地向贾思道保证了一番,心里也决定,无论他人如何对待工作,是敷衍了事还是动什么歪脑筋,自己一定要求真务实,坚持本心,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做扎实。虽然当上质量部长已经有三个多月,但此时此刻,却是他头一次找到当部长的感觉。一切都在走向正轨,下一次的办公会,算来应该是六月初,他就可以把这个方案正式提出来。
作者
刘天峰
长期从事质量工作
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研究
策划:栗世民邵甜甜郑晓可
本期编辑:邵甜甜
演播:崔瀚文刘楚翘
剪辑:刘全奕
监审:沈艳阳
中国市场监管报社音伴工作室出品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首席质量官
电动车起火以后……
,他来了,他来了!
目录
第00章深夜赶稿
第章路遇事故
第章五子登科
第章老领导秦伟民
第章屋漏偏遭连夜雨
第章质量部的待遇
第章雪中送炭
第章找工作
第章黑中介
第00章祸不单行
第0章借钱
第02章医疗事故
第03章真假医闹
第04章峰回路转
第05章高干病房
第06章救命神药
第07章亲戚贾思道
第08章巨型酒窖
第09章企业年会
第章祭祀
第02章胙肉待遇
第章舞台之上
第章三杯酒
第章抽奖
第章身边的凶手
第章群体性事件
第章质量事故的后果
第章舆论
第章企业的叛徒
第章地盘之争
第03章质量重要是个借口
第章事故处理
第章攀上交情
第章检测报告
第章五招绝杀
第章春节拜菩萨
第章董事长的份子钱
第章企业界的教父
第章五大理论
第章质量部长
第04章部门聚餐
第章质量工作的潜规则
第章QC评审
第章质量部长不好当
第章挑选工作助手
第章和稀泥
第章打破平衡的代价
第章花瓶张绍基
第章火山口上的人
第章朱市长
第05章坏事变好事
第章酒会
第章放心品牌
第章工作计划
第章高手胡博士
第章负荆请罪
第章文化和基础
第章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第章小区一霸
第章余文龙的手腕
第06章董事长的用人之道
第章腐败的逻辑
第章团建室
第章质量部的伙伴
第章质量提升计划
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
重磅!今日发布!超标60倍!一品牌酸奶被查!不报、乱报年报的后果竟然这么严重……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