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广州市政府午餐会暨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推介会举行。
正值博鳌亚洲论坛海内外政商界的领袖及世界主流新闻媒体汇聚于此,广州通过午餐会向海内外与会嘉宾介绍、展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成果和风采。
年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午餐会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举行。广州日报全媒记者王燕摄
午餐会上,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JennyShipley)、加密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Diffie)、淡马锡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谢松辉(ChiaSongHwee)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和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等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了主题发言。
他们的发言,分别从科技、商业、文化等不同的维度,以及从“海外看广州”和“广州看世界”这两种视角,勾勒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的机遇所在。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JennyShipley),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StanleyLoh)等在内的各国前政要和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及高性能材料业务首席执行官毕康明(KaiBeckmann),CNBC国际高级副总裁马克斯·瑞文(MaxRaven)等等跨国企业高层,共计名中外嘉宾济济一堂。此外,广东音乐曲艺团乐手的精彩演出也让现场极具岭南风情。
大咖云集:
畅谈与广州合作空间
广州商业精神成为城市发展动力
在众多前来参加广州午餐会的嘉宾中,可谓星光熠熠,云集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JennyShipley)、加密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Diffie)、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StanleyLoh)、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及高性能材料业务首席执行官毕康明(KaiBECKMANN)、CNBC国际高级副总裁马克斯·瑞文(MaxRaven)等等。
其中,两位广州在这次博鳌亚洲论坛上结交的“新大咖朋友”,讲述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和看好,并从各自领域出发探讨与广州的合作空间。
珍妮·希普利
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JennyShipley)在发言中说,她曾多次到访广州,每次到广州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东的GDP与瑞士相当,看到这个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我相信无疑增速会有更大的飞跃。”在她看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对外开放,秉持多边主义原则,在这样的政策下,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会使得这个城市和地区的前景变得更加客观,与新西兰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对于新西兰来说,广东和广州可以说是中国与新西兰的枢纽。两国的很多贸易都是要经过广东、广州,据统计15.8%的新西兰产品通过广州港进口。“由于与我们的市场相对接近,再加上新西兰和中国之间不断扩大的繁荣的双向贸易,我预计这一比例将增长。”
广州也是从中国到新西兰最大的旅客来源城市,去年,更是迎来了14.6%的增长。每周,从广州和深圳飞往奥克兰和克赖斯特彻奇的直飞航班最多可达到24班。广州也是新西兰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我们希望找到在教育领域、生物医学和创意产业领域也展开创新和进一步合作。”
下周,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将访问中国。她说,这些年来,新西兰和中国之间已经开创了很多“第一次”,她也期待这将加强新西兰和中国的紧密关系,创造更多“第一次”,助推两国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
惠特菲尔德·迪菲
“我愿意在广州工作10个月甚至10年。”加密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Diffie)的开场白让人倍感好奇。他继续说道,他从很早就知道广州,虽然难以说出广州的所有优点,但他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有一种精神。“这个精神体现在贸易和商业上,在过去的年都是如此。不管是进出口茶叶还是其他产品,我们都能够感到一种强大的动力。”在他看来,这样的城市精神也是助推广州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密码学学者,他认为在过去多年中,科技是最具有变革性的技术,科技是关乎人类繁荣和福祉的关键。“技术也分为很多层面,包括绿色技术、建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等,我代表的是网络安全这个领域的技术,最近我也正在探索新的区块链技术。我想网络安全是一个各个行业都会涉及的领域。我们希望寻找实现区块链的技术,让我们生产系统更加安全,而不用再去搭载一些非常昂贵的中央处理设施。”
他继续解释,这就好比在网络技术出现之前,如果要打电话,每个人的电话线都必须连接到中心交换室,因此中心交换室会掌握你所有的交流情况。而当以太网出现后,就不需要中心控制,实现点对点的直接连接。他指出,这种分散的技术非常有价值,可以降低成本,加强稳定性。而广州作为一座有着年历史的商业城市,他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广州、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业精神,来改善网络安全。
广州伙伴:
看好大湾区机遇
愿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
谢松辉
“去年,淡马锡也深度参与了中国的发展。”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谢松辉(ChiaSongHwee)在发言中说,从中国最早开放,到中国高速增长,再到最近的从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服务驱动型经济的转型,淡马锡都参与和见证了。“截至去年年底,我们投资总额的大部分投在了中国,中国是我们除新加坡之外最大的投资国目的地,新加坡的占比只比中国占比高1%,毫无疑问,中国将超过新加坡成为我们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淡马锡与广州的伙伴关系可以追溯许多年。”谢松辉列举了多个淡马锡与广州合作的项目,其中包括中新广州知识城、国发新源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在广州市荔湾区的一个发展投资项目。他还特别介绍,年11月,中新广州知识城这个项目已升级到国家级的双边合作项目的水平。这个月,淡马锡的一个控股企业又和广州建立了国发新联投资公司,并已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共同在医疗保健行业进行投资和发展。此外,淡马锡在荔湾区还有一个发展投资项目。
“毫无疑问,广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谢松辉说,广州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城市之一,而且,广州有着敢想敢做的精神的,广州在未来将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也期待着未来跟广州有更多地进行合作,进一步加强跟广州已经十分坚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诚如谢松辉所言,在这场广州市推介会内外,“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成为了海内外企业家和学者热议的“关键词”。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最大的IC设计公司威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文琦连续两天都参加了广州的活动,用实际行动“说”出了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的决心。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大湾区让粤港澳地区有了更大的格局和更多的机会。他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有所贡献。“从产业的角度看,我们非常希望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5G和区块链等领域参与推动。”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更是“抛”出了一个独到的“新观点”:“我认为,能否把海南也考虑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中。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如果背靠一个大的经济实体,海南的发展会更好;而对于大湾区也是锦上添花,海南有大的海港,而且还有良好的发展政策,可以利用海南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广州强企业:
成功得益于广州的开放包容
世界强企业的数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推介会上,两家来自广州的世界强企业“掌门人”也讲述了他们扎根广州,面向世界参与合作竞争的故事。
曾庆洪
“我是在广州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广州的汽车行业干了40年,一直参与和见证广州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发言中回顾的广汽集团的发展历程。他说,21年前,广汽重组时,年产只有1万辆,销售收入只有11个亿。“然而,在这21年的发展中,广汽集团每五年翻一番,去年已达多亿,利税多亿”。
在曾庆洪看来,广汽集团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一代代的汽车人的努力,还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机会,得益于广州这个城市开放、务实、包容的精神。
“开放,是广州最大的优势,是推动改革不断前进重要的动力。”曾庆洪说,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开放、包容和融合。未来,广汽集团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
“掌握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他说,信心来自中国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信心来自中国经济的发展,信心来自广州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
张劲
作为广州培育起来的世界强民营企业,雪松控股在广州扎根22年,是广州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奋斗者。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说,雪松的茁壮成长与广州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近年来,广州全面增强国家贸易中心功能,强化国际航运、航空和科技创新的枢纽,正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得益于广州这些年的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的政策红利,为发展供应链产业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良土壤。
展望未来,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春风,雪松也立志在广州打造全球顶尖的综合性产业集团,积极构建全球供应链,成就中国的“嘉能可”,成为服务中国制造的基石和血脉。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
肯定广州改革开放的城市基因
“与会嘉宾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