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对话湖北景管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TUhjnbcbe - 2025/3/28 16:48:00

景管家,让景区有更好的未来

——对话湖北景管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姜杭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这句蕴含哲理的话,成为湖北景管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管家)的座右铭。

梳理景管家的发展轨迹,对话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姜杭,发现这家公司年轻的掌舵者是一个“用思想行走的人”。

景管家的思想之源在哪里?

透视:十年真功的历练

邹德祥:景管家名称的寓意是什么?你们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姜杭:景管家就是为景区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用最新的理念、最专业的解决方案、最优质的服务体系做好景区托管运营,帮助景区实现提档升级,既“输血”,又“造血”,帮景区复活、激活,让景区有更好的未来。

我从事旅游有11年,景管家创立于年,经历了初创、成长、升级、蝶变等阶段。旅游讲究慢工出细活,我们不急,要做成熟的企业,要链接、选择成熟、优质的产品。

邹德祥:你们投资景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姜杭:光说不练难见真功。我们投资了麻城天景山漂流景区,最大的收获是悟出一个道理:只有成为优秀的甲方,才能扮演出色的乙方。托管景区要有“试水”的经验,所以天景山这趟水试得很成功,今年的接待量接近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邹德祥:我们探讨过“漂流与漂游”的差异,如何看待这一字之差?

姜杭:“一字”之差的背后,折射出经营观念的差异。漂流产品游客选择余地不大,一旦上升为多样化旅游产品融合的“漂游”,就实现了漂流产品与相关联旅游产品的嫁接,让漂流的体验度大大增强。譬如:漂流线与红色旅游、生态观光游、乡村民俗游、禅宗文化游的结合,就能一线串珠,提升旅游的多元化体验度,树立良好的市场口碑。单从项目本身而言,漂流不可能避开季节性,譬如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就可以利用峡谷幽深、生态景观好的优势,把单向的漂流产品改造成综合开发的多向旅游景点,延长产业链,让“过路客”成为“过夜客”。

邹德祥:国内漂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漂流的面孔却千篇一律。你有好的破题方法吗?

姜杭:与水搏击,是漂流项目的本身属性,尽管体验地点不同,但漂流方式却很容易雷同。产品趋同、低价竞争,却没有提供让游客心动心仪的产品和服务,长此以往,漂流形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黄冈大别山区峡谷众多,沟壑幽深,滩险流急,河道沿岸风光秀丽,适宜开发漂流特色旅游的资源得天独厚。近几年来,该市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中国漂流之乡”,漂流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大别山旅游经济新亮点。但漂流项目重复建设,“克隆”式发展不但没有迎来火爆的市场,反而出现僧多粥少的窘境。“克隆”的另一面是创新,要想获得持续的消费热度,漂流项目不能一哄而上,应突出个性和特色,在精细化服务和管理上下功夫。

公司托管运营的湖北罗田龙凤谷漂流在个性化、特色化服务上做文章。定位精准,注重景区内涵式发展的同时,跳出传统漂流产品单一的“框框”,依托天堂寨、薄刀峰夏季休闲避暑游,实现了“诗和远方”“动与静”的有机结合。找准自身特色,聚合优势资源,久久为功,才是未来漂流项目的出路所在。

邹德祥:旅游的实质是什么?

姜杭:我觉得旅游的实质是交换生活空间,获得快乐、幸福体验。

旅游目的地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是旅游发展的新动力,有效培育新动力,旅游的潜力才会有效释放。

让旅游有“感觉”!游客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催生对异地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分享需求。除了旅途中的美景,有吸引力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将成为全域旅游时代的新趋向。

旅游过程是由若干个1+X组成,其中“1”是景观,“X”是各种生活元素,景观是静止不动的,生活元素却能无限丰富、放大和延伸。摆脱以我为主的“资源迷思”,尽快从自我的“围墙”中走出来,才是构建成熟、稳定的旅游市场的前提。

广州的小蛮腰走进了睡梦中,广州的早茶成了游客的期待,广州的花市芳香也定格在游人心里。

景观之上是生活。

可以预见,卖景观资源的传统旅游时代将悄然逝去,以售卖休闲生活场景的“新旅游”模式正缓缓走来。

邹德祥:你的眼光独到,如何准确判断一个项目的价值?

姜杭:站在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或许很难真正“看见”事物本质。如果换上另一双眼睛,另一个人的头脑和智慧去透视,结果就不同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公司托管运营的湖北英山天马寨景区,建造的木屋民俗就是一个“看不见”的项目。说它“看不见”,是因为它是躲在深山里的民俗,远离世俗和尘埃;说它“看不见”,是因为它是构建“景观之上是生活”理念的活教材;说它“看不见”,是因为它是看云卷云舒和花开花落时的“心灵驿站”;太多的“看不见”,并非招摇显摆,并非富丽堂皇,却匍匐于山水之间,横卧于田园之中,忘情于江湖之外。用身心去体验天马寨之旅,忘记自己,从观光到沉浸是一种体验趋势。观光旅游者要多从“看不见”的视角和空间,发现风景之美、人性之美,有了“看不见”,才会有“看得见”的视觉震撼力和萦绕于怀的想象力。如果心中有诗意,何处无诗歌?如果胸中有远方,哪里不是远方?如果看不见,再近的距离又能怎样?如果看得见,再远的距离岂能遮挡住视线?

所以,我们一直在辩证法中找商机,看未来。

俯视:登高望远的境界

邹德祥:你眼里的“登高望远”是什么?

姜杭:旅游人不做井底之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敢于攀登绝顶,才能够俯视一切;登高望远,眼界才能开阔、思路才能开阔、胸襟才能开阔。登高望远方能拨云见日,拨云见日才能前行致远。

邹德祥:公司在托管运营滑雪景区方面有哪些好创意?

姜杭:旅游人要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就是创意,创意让旅游“更有味”。国家正全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美好生活”建设,康养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话题。当前已进入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时代,康养旅居度假成为一种新的旅居生活方式,也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滑雪、泡温泉为主导的冬季旅游产品催热了市场,公司下阶段将托管运营以大别山区域为核心的滑雪景区,通过策划系列创意活动,引爆冬季旅游市场。比方说,组织赏雾凇奇观系列探访活动;滑雪表演、秧歌表演、雪雕展示活动;雾凇冰雪摄影艺术展、雾凇冰雪摄影大赛及系列摄影活动;“冰雪会奇缘山中过大年”主题旅游产品体验活动;“赏雾凇、戏冰雪、泡温泉、过大年”旅游产品;还可以推出定制线路和产品,吸引域外游客来大别山体验贴对联、堆雪人、包饺子、放爆竹、吃年猪宴、喝晃子汤等过年的民俗活动;举行中小学生“过大年民俗风情冬令营”及书画摄影作品展;举办冰雪汽车拉力赛、冰雪文化高峰论坛等。创意生金,景管家将在创意和策划上备好功课。

邹德祥:公司围绕冬季旅游做了哪些准备?

姜杭:11月初,公司准备联合中国国际泛户外产业联盟、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旅游节庆营销智汇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中国滑雪产业高峰论坛暨冬季旅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让冰雪运动成为新的大众化生活方式——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全民参与的冰雪旅游新路径”这一论坛主题的启发下,湖北景管家携旗下湖北乐滑体育将继续发挥文旅旗舰公司的主导、引领作用,加速从小众到大众的冰雪风口,为冰雪运动打造惠民入口,燃爆大众的热爱”。“景管家文旅·乐滑体育——全民冰雪热爱计划”将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大众了解冰雪运动,将赛事资源、场地资源、运动员资源、教练员资源、产业资源深度连接,打通冰雪产业“任督二脉”。

邹德祥:网上流传“英山天马寨不卖花”,这是怎么回事?

姜杭:一个以花为主导产品的景区不卖花?那卖什么?想知道卖什么,首先要明白游客要什么?我们团队进入英山天马寨后的营销定位是:我们不仅仅卖花,还要卖诗意栖居和人文体验,卖天上的逍遥,卖人间的自由,卖神仙的快活,卖凡人的自在。

民俗项目卖风景,花海景区卖风景,乡村游卖风景,自驾游也卖风景,卖风景成了旅游界的“通码”和“标配”。从旅行到旅游,是从小众消费转型到大众消费,从旅游到旅居,则是从大众到小众的回归。游客要的是触手可及的幸福,我们给的却是繁华的记忆;游客要的是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给的却是事先规划好的线路和日程。错位的“景观论”,只会带来尴尬和无奈。南辕北辙,努力的越多,错得越远。卖景观,只能一饱眼福,产生短暂的欢愉和享受;但卖生活、卖体验,卖景观之外的生活,却正好满足游客的“忘我诉求”,才算得上是一趟真正的旅行。

邹德祥:一些景区认为自己“很美”,游客却并不买账。景区如何才能走出自我陶醉的“思维困局”?

姜杭:“我们的景色最美”!“我们的资源最好”!什么才是最美?什么才是最好?浅薄的“优势论”,让一些景区陷入孤芳自赏、夜郎自大的境地。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看似美妙的“迎宾曲”,要么曲高和寡,要么不在“弦”上。拉一只什么样的曲才能不跑调呢?“旅游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旅游产品差异化不仅在于景观,还在于业态,还表现在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上,与旅游产品是否新颖、稀缺和独特有关。同时,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人文、风俗的诱惑力和感召力,也是构成对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杆。

一睹自然风光和风貌,只是游客奔赴此地游玩的最初动机,要让游客“发呆、发痴、发狂”,表现出更浓厚的留恋和回味,光有满地景观远远不够。

很多游客从沈从文的《边城》里认识湘西,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除了幽雅别致的山光水色,还有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古朴新奇的风俗习惯,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的青山绿水是美的,边城的故事是美的,边城人的生活方式也是美的。

读《边城》故事,看全域旅游,得出一个论断:卖景观之外的生活,才能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邹德祥:有人说“得IP者得天下”,你的体会呢?

姜杭:对于中国旅游业,IP已成为热词,IP大战时代悄然来临。美景IP、美食IP、美宿IP、美行IP、美人IP,放眼开来,IP无孔不入的蔓延之势,席卷旅游行业,也迅即成为该业态融合、升级的风向标、助推剂。

“为一间美宿或者为满山瑰丽赴一座城”,正成为旅游的新选择。人云亦云不是IP,一条朋友圈卖断货才是IP;传统的景观论不是IP,创新的“新声”才是语言IP。

超级IP已成优质旅游的风向标,站在新时代,如果还是讲“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那就仿佛坐着时光快车又倒行在出发时的路口。一流的美景,要打造成美景IP,就得通过美景、+美食、+美宿、+品牌、+渠道、+营销,+资本,打造一个旅游IP综合体。

邹德祥:好的景区靠什么打动游客?

姜杭:好的景区靠生活场景和体验打动人。旅游由单一的休闲观光游向更高层级的康养旅居度假转变时,游客要的绝不是单一的景观,而是有韵味、有情趣的生活。

漂亮的脸蛋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果没有文化、没有内涵,再美的景色也是经不起久驻的。把人性之美写进故事,把人性之美交织在自然美景中,景区既要靠颜值吃饭,更要凭气质和灵魂打动人。

邹德祥:景区托管将为景区带来哪些利好?

姜杭: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景区托管是提高景区资本运作质量的最佳途径。景区托管不仅具有合作成本低、回报效益高、作用见效快、合作风险小等优点,合作过程中,受托方还能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丰富的营销资源和科学质量的管理机制。景区在托管之后,市场品牌影响力、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的快速沉淀,有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这一点是景区托管最大的财富积累。

旅游业怎样顺应时代发展,其未来的出路何在,是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应该看到,景区产品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升级、单一的门票经济到收益模式多元化、单独景区运营到多景区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趋势。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想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综合价值、效益,引进专业企业做景区托管经营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景区托管方式将成为未来景区运营的趋势。景管家愿携手有愿景的景区共同编织美丽的“旅游梦”!

作者简介:

邹德祥,男,湖北罗田人,诗人、作家、旅游营销策划专家,在第14届中国创意策划年会上被授予“中国旅游策划领域杰出人物”。个人事迹入选《中华写作英才》《当代新诗人人才库》《中国当代写作人才传略》等权威辞书,先后出版《与路同行》《黄冈之旅》《驿路心闻》三部专著。19岁发表新闻作品《罗田:穷村喜得科技雨》被《人民日报》要闻版头条刊载;诗歌、散文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等全国性征文大赛中获奖50余次,先后10余次获“湖北新闻奖”,获国家级、省级以上新闻奖60余次。他在国内最早提出“泛旅游”的概念;他成功策划多起旅游主题系列活动,撰写百余篇大型旅游策划案,曾多次力推地域产品走进央视等主流媒体,成为炙手可热的“爆款”。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话湖北景管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