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9日,《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医院员工未来的行动纲领,医院自此开启了从“强专科、大综合”向“强专科、优综合”的迈进之路。而这份《规划》的执笔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纪智礼,当时刚刚上任9个多月。
纪智礼常说,医院发展的根,离了这个根,医院一定走不远。从上任开始,他便带着“医院应该有怎样的愿景和梦想,医院的愿景是否一致,需要建成怎样的机制带领员工走下去”等问题,医院各个部门调研;一边调研一边总结,最终凝练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医院”的愿景,“五个中心”的发展目标,以病人为本、以职工为本、以医院为本的发展宗旨,医、教、研、创、科学管理、文化建设“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写入《规划》。
本期嘉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纪智礼
“《规划》里的每一句话,医院的融合度怎么样,直到想透了为止,医院员工觉得前面有光、脚下有路”
“把医院的愿景确定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医院,并非宏大不可实现。历经37年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拥有领域型学医院,具备了创新转化的能力,心血管内外科在国内处于领军位置。下一步,医院就是要通过创新往前发展。”纪智礼说。
有了愿景,未来五年,医院要实现的目标也渐渐清晰——建成国家心脑同治医学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际心血管疾病培训与交流中心、国家心血管病及相关疾病医学中心、以心血管为中心的相关器官系统学科改革示范基地。
纪智礼告诉记者,目前,医院以“一核两翼”发展理念,重构战略布局。“十四五”期间,医院主体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匹配,医疗能力达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水平。优势学科向京津冀和周边省辐射,建立公里动车心脏相关疾病辐射圈,建立标准化局域和跨域胸痛、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提升副中心及京津冀等地的急救能力;建立公里飞机辐射圈,建立疑难冠脉疾病救治标准化诊疗中心,医院技术品牌输出和疑难患者输入救治,提升全国救治疑难心脏疾病的能力,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中心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及专科联盟建设,医院“腾飞”的一翼。
新院区建成搬迁后,启动老院区院内空间改造,保留强大的心血管及相关器官系统疾病救治功能、国际交流与文化建设基地功能,为首都医疗保障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品牌和竞争力,医院“腾飞”的另一翼。
“定下了愿景和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要定路线怎么走。医院的特色来定路线,然后设置子目标、年度目标、月目标和周台账,让医院、科室和个人都能走在这条坚实的路上。”纪智礼说。
对于“以病人为本、以职工为本、以医院为本”的发展宗旨,纪智礼这样解释:“医院所有职工要以病人为本,为病人提供精准、安全、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医院管理者要以职工为本,让职工有职业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耀感;医院为本,医院高质量发展。有了发展宗旨,大家就可以把思想统一在一起。”
“从明确愿景、目标、发展模式、战略布局,到《规划》正式完成,大概用了8个月的时间。对于《规划》里的每一句话,医院的融合度怎么样,直到想透了为止。”纪智礼说,“《规划》发布后,医院的员工都很振奋,觉得前面有光、脚下有路了。”
“重塑学科,不仅包括领域型学科,也包括平台型学科。领域型学科需要形成学科高原,并在高原上形成明珠,而平台型学科需要跟进领域型学科,提供更多的支撑并形成特色”
医院如何更高效运转,纪智礼提出了“5个齿轮”的观点。在他看来,行政管理、后勤安全运营、医疗运营、经济经营、教医院发展的5个齿轮,要通过经济经营撬动这5个齿轮快速转动,而经济经营的好坏又取决于学科的设置和具备的能力。因此,重塑学科,提高为病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纪智礼一直坚持进行的改革。
“一个科室,如果所有医生都开展同一项技术,那么这个科室不可能为病人提供更多疾病的诊疗服务。对医院来说,重塑学科,不仅包括领域型学科,也包括平台型学科。领域型学科需要形成学科高原,并在高原上形成明珠,而平台型学科需要跟进领域型学科,提供更多的支撑并形成特色。
重塑学科需要的是决心。纪智礼定下规矩,跟科主任谈学科发展时,不谈“没人、没地方、没设备”,而是谈科室现有的亚专业发展得怎么样,有哪些亚专业“够得着”,又有哪些“天花板”亚专业,进而帮助每个科室去做规划,制定可实现的目标。
医院心脏内外科进行亚专业重塑时,普外科专业出身的纪智礼也曾面临专业壁垒的困惑。然而,他并没有退缩,多年来推进器官系统学科改革的经验给了他底气。
在调任医院之前,纪智礼在首都医科医院进行了十年的“以疾病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器官系统学科改革。比如,糖尿病会引起血管性疾病,治疗糖尿病时,就把血管性疾病相关科室的人员排在同一条治疗线上,把内分泌代谢科变成了一个大科室,包含血管外科、心脏科、超声科等。
在纪智礼看来,技术是相通的,只要有心,完全可以了解其他领域最顶尖的专业是什么、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每年的首都医科大学学术年会,他从不错过,并且全程听完,从会上了解每个专业、亚专业最新的进展。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还会向专家请教,直到弄清楚为止。
年,医院全年出院PCI例,心脏外科开放手术例,居单中心世界领军地位;重塑心脏内外科20个亚专业布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项,获批资助34项,创历史新高……可见,重塑学科的效应已经逐渐显现。
据纪智礼介绍,未来,按照“强专科、优综合”的发展战略,医院将首先发展优势学科,改变心脏内外科中心一科多能的分散竞争性发展方式,实现以亚专业疾病一中心一突破的院内协同、院外拓展的集约式发展;心脏内外科建成国内一流的亚专业医疗中心,部分亚专业达到亚洲或世界先进行列;启动以心血管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器官系统学科改革,改变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丘陵状态。
“医院的领导者,一定要给所有人信心和希望,尽力实现所有人的梦想,因为你的梦想是和所有人的梦想捆绑在一起的”
年年初,凝聚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价值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化作装裱考究的六十块精美牌匾,悬挂到了各科室最显眼的地方。
心脏外科中心六病区的牌匾上写着“心安仁德,行以贞则”。“心安仁德”,因为敬畏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行以贞则”,因为医生必须尊重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以及行业内的各项法律法规。
医学影像科的牌匾上写着“专心智志”,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背后,实则凝练了深刻的内涵。“专”代表专心、专业和专注;“心”代表初心、仁心、恒心;“智”代表智能、智慧;“志”代表志同、众志成城。该科室致力打造以心血管为中心的全科影像,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有价值的影像信息与服务。
在医院科室核心价值观征集评比活动之初,纪智礼就承诺,“只要大家能把科室的文化凝练出来,我就请书法家把这些‘文化’写出来挂上墙”。他说,科室的核心价值观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特色文化积淀。医院的发展将集医、教、研、创、科学管理、文化建设为一体,每个科室、每个单元和每个人,都要遵从共同的价值理念,奔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纪智礼说,医院的愿景、梦想和战略布局都是围绕人来考虑的,医院员工也有近期、中期、远期的梦想,自己最医院员工的梦想,比如,医疗骨干希望成为领军人才,普通员工希望薪资能多一点等等,然后再想办法帮他们实现。“医院的领导者,一定要给所有人信心和希望,尽力实现所有人的梦想,因为你的梦想是和所有人的梦想捆绑在一起的。”
纪智礼倡医院文化建设,即培育走向远洋的“领航文化”、奋斗进取的“拼搏文化”、团结协作的“团队文化”、以人为本的“仁爱文化”、创新发展的“平台文化”、温暖有爱的“家”文化。用文化统一思想、统一理念,医院员工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在共同奔赴梦想的路上,让大家感到幸福,感到彼此是被需要和依赖的。
延伸阅读:
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丨在拓展服务新内涵上做好文章
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丨多维度发力构建五大生态
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丨聚焦“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丨把牢“方向盘”激发新动能
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丨以发展之变创造新价值
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丨立足高站位开拓前行新路径
文:健康报记者肖薇张灿灿
原标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纪智礼:医院发展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