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美股研究社
和双11促销,一个年中一个年尾,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一部分。和双11对电商的普及功不可没,不只是让更多消费者成为电商忠实用户,也很大程度推动了物流、支付和技术等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倒逼供应链转型升级。
将至,阿里、苏宁联合围剿京东
众所周知,是上半年电商行业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在平台电商被社交玩家新秀们冲击得七荤八素的现在,阿里、苏宁来势汹汹,一切指标都直接对标双11。仿佛是要把京东的生日,过成自己的店庆。
主场迎战的京东主打的内容有三点,包括C2M,立体营销,社交电商,京东的攻势着力点大部分落在模式创新上。
第一,是C2M反向定制,即消费者直接对接工厂提出需求。除了省去总销分销等中间环节带来的各种好处,这个模式还处在红利期,京东这次把定制范围除了原本的家电品类还扩大到了电脑、快消等多个品类。会是一个较大的增长点。
第二,推出线上加线下的立体营销模式,加强线下店铺促销参与度和联动性。京东打造了一个瓜分五亿元的城市接力赛活动,6月1日开始每天将有不同的城市参与到城市接力赛中。
第三,最后,是社交电商模式加入,除了与腾讯签下新的三年计划,探讨新的合作方式,京东还与抖音、快手、微博都达成了合作,以小程序的方式增加入口,扩大社交电商的战场。
阿里营销事业平台总经理刘博称,年将投入更大的资源打造规模更大的,量级将达到年双11。阿里的所有补贴都是按照双11的标准来。其次,营销形式丰富化。开启直播等更的玩法吸引消费者。
苏宁方面,看点则是付费准时达、苏宁易购App改版升级、消费者榜单三点。目的都是提高消费者消费体验。
通过三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经过了几年战役的洗礼,京东的主场地位已经不再明显,三家各有自己的优势。天猫补贴、苏宁服务,电商巨头不再满足于仅仅在规模体量、优惠力度的比拼,在服务体验、新品首发、下沉市场、社交营销等方面也纷纷加大了力度。而这些,都实实在在得打在了京东的痛点上。
对比一下可以发现,这次京东的广告力度比对手要显眼的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是京东面临着比对手们都要重的考前焦虑,而这些焦虑,大多都是由于内因。
刘强东退居二线,这一次对京东意义不同
一直以来,作为京东的最大持股人,刘强东在京东内部一直是一言堂的地位。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从年年会换成徐雷主持开始,刘强东在刻意的下放自己的权力,自己更多的则是退居二线。曾在京东发展历史上扮演关键角色的徐雷,已经成为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这次,是京东第一次没有刘强东掌舵的情况下的大练兵。
对京东来说,这次的意义远不是一次促销活动那么简单。这次胜负,直接影响之后京东的布局难度和拓展速度,想要之后的战斗不至于次次都事关生死背水一战,京东必须顶住上述所有内部压力成为的中心。场内因素决定了京东这次战斗难打,而场外因素决定了京东这次还必须赢。
(1)刚刚缓过气来的京东需要一场硬仗证明自己
京东股价从去年1月份50.5美元的历史最高点,一路跌至11月份的20美元左右,市值曾被成立不到4年的拼多多一度超过。好不容易今年1季度财报悬崖勒马,净利润创历史新高(73亿人民币)。净收入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截至年3月31日,京东活跃用户数为3.亿,第一季度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京东财报发布后,股价在美股盘前交易中一度涨幅超过10%。此时的京东,急需证明自己的营收能力。
虽然每次购物节从来不会有哪家厂商缺席,但一直以来,大家都是默认双11为淘宝天猫的主场,是京东的主场。如果在期间营收反而被其他厂商压制,恐怕将严重影响资本对京东的信心。这次,京东的答卷成绩不能是良好,必须是优秀。
(2)新零售决策空间越来越小,将会需要一场输血
新零售曾是京东给予厚望的业务。年9月,7FRESH与保利、大悦城、万科、绿地等16家地产商签约,新开门店也在北京之后落地天津、河北、华东、广州、成都等地。王笑松当年立下的flag是年底7FRESH的开店目标是50家,未来五年门店数要达到家。然而,截止目前京东7FRESH门店数量也仅仅达到16家。
京东生鲜业务及高管经历了多次调整,7FRESH的开店速度也明显放缓,从布局线下开始到现在,京东生鲜与7FRESH经历了不止一次分拆整合。有消息称,京东生鲜事业部近期正在进行小规模的人员调整,而新一批裁员将在京东年度最大促销节点后展开。而且,今年4月也有消息称京东生鲜与7FRESH再次分拆,随后传出7FRESH可能正在寻求出售的传闻。
不过,5月30日7FRESH在北京又开设一家门店,而京东内部相关工作人员也否认了7FRESH出售的说法,强调7FRESH仍在继续推进开店计划。针对王笑松立下5年家门店的计划,王敬称会继续推进,只是方式存在差异。7FRESH将逐渐拓展新的业态模式,比如上线7鲜生活和7范儿。昨日最新开业的门店,就是7鲜生活的第一家。
近年来,生鲜领域线下布局越来越激烈,阿里、美团、苏宁等巨头都对这一领域虎视眈眈。而京东的生鲜业务,经历了多次合并、拆分、再合并、人员的周折后,前途更加扑朔迷离。而无论目的是整合自身生鲜业务,还是对标竞争对手,它所面对的市场环境都越发严峻,犹豫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少。如果这次京东能取得足够亮眼的成绩,就能为新零售业务的调整争取到足够的空间。
(3)下沉能力、线下竞争力较低,要抓住这次机会
京东崛起的时代背景是消费升级,京东顺应了这种时代需求。毕竟当时的京东砸重金自建物流,自营店铺,带来了更好的物流,售后和商品观感。但现在一方面天猫和苏宁的购物体验与京东已经相差无几。;另一方面,大环境已经变了,消费降级才是现在的时代趋势。在面对下沉市场的时候,京东的品牌形象也不如淘宝、拼多多等对手有亲和力。
年的年报会上,刘强东强调,年京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