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年9月30日/美通社/--年,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为核心的“新基建”板块强势崛起,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正因如此,以“拥抱新基建,驶向新蓝海”为主题的的中国智造业年会,在羊城广州盛大开幕。
年会现场
9月27日全天,来自工业富联、华为、TCL、小米、联想、美的、拼多多、京东京造和如新中国等头部制造企业和知名业内专家,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经验。聚焦新基建对给未来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新机遇,探讨新基建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帮助传统制造业进行数智化转型。
同时,在“双循环”的背景下,电商又将如何携手制企业缔造全新的数字化零售生态;制造领域内如何搭建产、研、融相结合的智能制造生态圈。
会上,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二十一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总裁、总编邓红辉发表致辞,他表示,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世界经济遭遇巨大的冲击,中国智造业更是旋涡的中心。
面对重大的战略挑战,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应运而生。
新基建赋能传统制造业
在演讲环节开始不久,联想集团全球制造工程负责人王晓岚就表示,当前制造业向智能化的的转型势在必行。无论是贸易保护导致区域竞争,或是疫情蔓延导致经济下行,均为制造业提出了新的命题。与此同时,行业也在面临机遇,如何构建新基建创新模式,通过技术落地本土方案,均给制造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联想移动武汉基地所在地,是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但联想武汉工厂在70天之内做到了快速复工复产,是武汉首家达到复产的企业。同时疫情期间,联想在7天之医院提供了全套的PC、服务器、工作站等抗疫物资,”王晓岚指出,“所有的一切得益于联想供应链的韧性和敏捷性。”
她认为,当前制造企业需要从目前的“小制造”拓展至包括研产协同的“大制造”,进行全价值链优化,同时加速新技术应用落地,并练好内功打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堵点”。
如新中国总裁郑重表示,借助AI和大数据,提升产品品质,快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同时,基于数字化模型的销售预测,配货效率更加高效,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得到控制。
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全球企业的发展助推器,如新集团也在广阔的中国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得益于中国稳定的市场、光明的前景、开放的营商环境,入华十七年,中国成长为如新这家外资企业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琦军则认为,作为富士康的转型旗舰,工业富联承载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任。在规模制造的深厚基础之上,近年来工业富联的战略方向很明确,智能制造+5G工业互联网。
他认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离不开“三硬三软”。智能制造的“三硬”主要是指工具、材料和装备;“三软”主要是指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APP。工业互联网也有三硬三软,三硬为云端网,三软为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工业软件。
谈及如何落地时,唐琦军表示:“其一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雾小脑来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第二是整合云网端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赋能;第三要明确制造业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推进;最后要打造一个新的生态。”
“双循环”下中国智造新思路
在谈及“双循环”下中国智造的新思路时,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总行副行长兼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联席董事总经理谢雯表示,线上化和数字化已然成为双循环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增长引擎。
“对于制造业来讲,这不仅仅意味着经销渠道的改变,而是整个业态的转型升级。”谢雯说。
今年1到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线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6%,而去年同期是19.4%,增加了5.2个百分点。而进出口方向,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是7.71万亿元,同比下降3%,而跨境电商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速是28.7%。种种数据表明,线上渠道已经在今年上半年异军突起。
一方面,制造业企业通过积极拓展线上銷售渠道,积累了大量一手的用戶需求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学习和信息化处理,实现真正的按需生产,智能化管理库存、物流和供应链,最优化匹配产能,提高效益。
另一方面,一直面对消费者,对市场需求极其敏感的电商则及时把握市场新动向,主动对接制造业,设计制造出更多元化、更个性化、更精细化的产品。
所以,谢雯认为,电商和制造业的结合的机会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促进制造业生态的数字化,打通供、需、产三个环节的信息对流;二是使得供应链上的生产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的最优化分配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生态的总体效率。
京东京造总经理汤恒晟指出,疫情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展现了自身的韧性和敏捷性,同时整个制造业也在加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电商能够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二者的结合亦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据介绍,京东京造是京东集团旗下生活家居自有品牌,于年1月上线。“我们拥有精细的价值组装、高端产品大众化和大众商品品质化的品牌特点,”汤恒晟指出,“通过供应链优化,压缩中间渠道费用,我们让新产品和高端产品进入更多用户的家里,并进一步提升大众商品的品质空间,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疫情背景下,我感受到的首先是中国制造业的韧性和敏捷性,”汤恒晟回忆道。疫情期间京东京造针对性地进行抗疫产品开发,在“给产品定义”和“出方案”的过程中,见证了中国供应链超预期的敏捷性和弹性,“这是考验几十年来制造升级及潜力的宏大考试,而整个中国制造可以得到极高的分数。”
此外,汤恒晟指出,当下整个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转型,许多企业从曾经专攻外贸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