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星传媒市场总监刘广菊
曾任全国策略中心策划副总监,服务三九药业、惠而浦、上海家化等媒介策划工作,年接管市场部,负责公司品牌推广、市场活动和公关宣传工作,同时负责总裁外出演讲资料的撰写和筹备。
九年,她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这里讲述的故事,也是剧星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每天都还在剧星上演。
初来上海,是因为大学闺蜜工作的办公室搬迁至上海,当时离职准备找新工作的我,奔着闺蜜来了上海。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到上海的具体时间—年6月12日,尔后的大半个月都是下雨天,当时租住的地方还没有网络,我每天冒雨去家附近的网吧,上网投递简历。有一天我接到了公司人事(当时的行政小姐姐)电话,过程很顺利,仿佛就是天注定的缘分,7.4笔试,7.5面试,7.6入职成为剧星的9号员工。剧星是我面试的第一家公司,虽然当时正处于创业初期,但是却有莫名的眼缘和亲近。
真实和温暖
在公司的九年,我最喜欢公司的一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大家只需要做好专业的事情,不需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耗费时间精力。最初公司的十几个人小伙伴,至今我们彼此关系都还十分要好。
这里分享一个有点好笑又很感动的小故事,有一次因为前一晚加班太晚,手机忘充电,没有闹钟不小心睡过了头。刘滢滢匆匆坐车到我家猛敲门,看到一脸懵的我,她带着哭腔既欣喜又生气的说:“还好你在家,我们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这才知道所有小伙伴都在担心我,我感到抱歉又觉得特别暖心,这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
还有个关于滢滢的小故事,有一段时间她不小心崴了脚,家里上下楼梯不方便,于是住在我家方便相互照顾,期间有同事每天送来骨头汤,有同事上下班接送一个月。
还有一次,我跟高高姐在福建见客户,突发急性肠胃炎,高高医院,挂号付费忙前忙后安排妥当,每次睁开眼睛都能看到她守在我旁边寸步不离。他乡异地,高高姐家人般的温暖让躺在病床上的我由衷泪目。
还记得初创时期,公司办公地点还在曹杨路的绿地和创,会议室,除了用来做培训和开会,老板们和也会和员工一起在这里吃盒饭,是欢乐和笑声最多的地方。冬至的时候,我们还会点一大桌各种味道的饺子一起吃。遇到同事过生日老板也会带着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地去KTV嗨唱一番。
公司成长很快,从第一年的三十几人,到现在的近六百人,虽然老板们忙得不可能再和员工一起吃盒饭,但这个有人情味的氛围一直保留至今,成为剧星特殊的味道。
专业和价值
在策划部做了五年的策划工作后,我于年年底接管市场部,面临组建团队和举办集团年会的双重压力。当时整个部门只有三个人,既是公司内部首次举办全国各地三百人规模的年会,也是三人首次搭档。我们经常讨论方案到半夜,每个细节反复斟酌,既要确保现场效果还要有应急预案。
年的年会,我们几个紧张又兴奋,通宵搭建舞台和互动区域,早晨紧密彩排,正式活动从上午9点到晚上10点,三十多个小时连轴转,大家虽顾不上吃饭却丝毫没感觉到饿。犹记得,俞总当时和我一起我站在控台区域,每个细节安排,每个节目准备,都一再确认,确保安排妥当。经历了那次年会后,印象中俞总再没像那次一样亲自逐一过问了。
公司一向对专业是最为推崇的,无论你是否擅长表达,无论你有什么资历,最终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才能赢得掌声。市场部的文案、设计、线下活动等岗位,既要术业有专攻又要全面发展,文案同学要锻炼线下独立活动执行和策划能力,线下活动的同学也能写出阅读量很高的专业文章,设计同学也会去做自媒体运营。市场部最初的四个女生组合,走南闯北,北到哈尔滨,南到厦门,西到长沙,大到四五百人的媒体推介会,小到分公司的乔迁剪彩,我们几个配合越来越默契。对专业的坚持和细节的追求,也为不善言辞的我们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责任和坚持
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年的年会。临近年会前两周,团队同学特意开车跑到一百多公里外的郊区,确保物料已经准备妥当。年会现场,供应商意外掉链子,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了那次活动。
团队几个女生濒临崩溃边缘,但很默契的是大家都没有放弃,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坚持,上天入地爬梯子安装三米多高的互动墙,俯身跪着到舞台底下找物料,现学现卖控制追光灯。最后年会终于如期顺利开始,犹记得上午还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吐槽大会,大家被台上妙语连珠的吐槽逗得开怀大笑,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至今想起来这些事情都还心有余悸,遇到这样极度不可控的事件,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大家奔着一个目标竭尽所能去达成,我想,可能这就是责任心吧。
成长和蜕变
我经常庆幸,在剧星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不仅仅是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私下也是关系亲密的姐妹、家人。我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每一场活动,从前期策划,到现场搭建,再到紧张有序的执行,活动结束后公关稿件的实时宣传,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专业流程。规范、有序、专业是基本要求,而每一场活动都要有记忆点、有创新点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去年市场部接手了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这个项目,团队从4人扩充至8人,最多的时候加实习生有10人。新的项目新的挑战,事务非常庞杂,每个人在这场历练中都完成了巨大的蜕变。有些同学很少公开讲话,但最终能登台在三四百人的正式场合演讲,这是我觉得非常自豪的地方。
九年,从单身到组建家庭,再到为人父母,剧星已然变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感恩查总俞总对我的培养和信任,也感谢一路帮助我的各位同事。九年陪伴、经历与见证,看着这个家一路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到近六百人,从一千多万到四十多亿规模,希望在查总这位大家长的带领下,大家都能秉承初心,坚定不移地朝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前进。
九九归一,生生不息,我们的故事还将继续,期待与剧星的十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