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两场麻醉学术年会成功举办手术疼痛术
TUhjnbcbe - 2025/5/25 16:5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平

近日,医院协会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分会年年会暨河南省第二届麻醉与围术期管理高峰论坛、年河南省麻醉质控中心年会暨第三届中原-国际麻醉与脑科学高峰论坛在郑州落下帷幕。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麻醉质控管理、麻醉与脑科学研究新进展、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等方面与我省医学同道进行了深入交流,共享探讨前沿麻醉技术和最新科研成果。

麻醉学是临床事业发展不可替代的主力军

近十年来,麻醉专业迅猛发展,麻醉科由原来的一级科室改为围术期医学科,其内涵与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被业内看作是当前麻醉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通知》明确指出:麻醉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科是体现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适应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从幕后到前台、从配合手术到参与治疗,麻醉科业务范围已涉及院前急救、肺脑复苏、镇痛治疗等多学科多领域,特别是在延伸诊疗禁区、拓展治疗盲区、解决诊疗痛苦方面,麻醉学的空前发展,已经成为临床事业发展不可替代的主力军。”应邀医院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军军说。

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首席专家孟凡民在当天也来到了会议现场,年大学毕业的他,是省医麻醉科迎来的第一个本科生。30多年坚守这个默默不闻的专业,从一片荒芜到省内一流、再到全国领先,孟凡民成为“省医麻醉”发展的见证者。“麻醉专业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从麻醉科到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的发展,已标志着这个专业从单一的幕后专业发医院各专业的学科。”孟凡民说,当前,麻醉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变,首当其冲是管理理念的改变,即对病人实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管理。

如何管理?如何践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理念?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通过远程会议大屏幕提出了“四个麻醉”的定位,即“安全麻醉”是底线、“学术麻醉”是创新、“品质麻醉”是高度、“人文麻醉”是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深化内涵引领、助力学科发展,从而带动提升麻醉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安全”是永恒主题“加速康复”是必然趋势

正如黄宇光教授所说,“安全麻醉”是底线,“安全”也是临床手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

一组数据是最好的见证。根据医院手术量排行榜显示,我省有2家医院上榜,医院、医院以手术量35万台、23.6万台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三位。一路领先的数字背后,是患者的信赖,是千家万户的希望,也是技术领先的象征,更是饱含着无数麻醉医生对生命安全默默无闻的奉献与坚守。

“近些年,河南麻醉在全国麻醉界领域发展很快,特别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外科手术的发展。”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医院麻醉科主任思永玉对河南麻醉界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天,思永玉为现场参会人员带来了题为“肺心病患者行腹部大手术的麻醉”的精彩讲座,对高龄人群手术并发症的麻醉管理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手术患者面临着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的风险,手术做好了,但病人术后长期卧床、恢复困难,这不是患者所希望的,更不是医生想看到的”。在思永玉看来,麻醉医生管理病人的理念不光局限在手术室内,而要向围术期医学转变、向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转变。“让患者不但安全平稳度过手术,还要快速舒适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这是麻醉人的使命。”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如今,古老而独特的中医针灸疗法在现代麻醉学领域也同样发挥着神奇的“功效”。医院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余剑波教授带领团队,将针刺麻醉、经皮穴位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及重症患者的管理,取得了不错的诊疗效果。“实践证明,这些安全、无副作用的独特技术减少了麻醉药物用量和抗伤害刺激,促进了手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加速康复与转归,从而提高了临床麻醉的安全性。”余剑波说。

当好“头雁”带强“群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场麻醉学术年会成功举办手术疼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