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球科技创新来说,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裁员”成了贯穿全年的主题词,但在经济下滑、股市下跌等带来的负面情绪下,人工智能、双碳、5G、智能终端、即时零售等细分赛道仍然不乏亮点。站在新旧交替的门口,我们请来掌舵科技创新赛道的“选手”们,让他们聊聊新一年的发展规划,以及对市场的展望,也以此向年说一声“Hello”。
#关键词#终端
年,手机终端市场会否极泰来吗?
IT时报记者王昕
年,对强大的手机终端产业链来说,一定不算是一个好年份。而即将到来的年,究竟是“最坏的时代”还是“最好的时代”?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终端事业部总裁、努比亚总裁倪飞选择用“迎接转机、绽放活力”来定义和展望年的终端市场。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终端事业部总裁、努比亚总裁倪飞
《IT时报》:如果用一个词来预测和展望年的手机终端市场,您会如何下这个定义?为什么?
倪飞:年的手机终端市场会在凛冽寒风中“迎接转机、绽放活力”。
未来一年,虽然当前面临的许多挑战或许会依然存在,但国内的经济环境和消费者信心将迎来重要转机,恢复已迎来曙光。另一方面,很多行业机构预测,明年中国手机市场降幅将收窄,这也是行业信心的标志。
当然,凛冽寒风依旧持续,形势依然严峻,但中国手机产业自身的活力与韧性,对技术创新、自主化、高端化的追求,仍然会迸发很多精彩。后5G时代,通信连接需求愈发旺盛,5G技术会持续给消费者和行业客户带来更多想象空间。所以我相信,中国这个最具创新与活力的市场,仍然会迎来勃勃生机。
《IT时报》:年的经济和产业环境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黑天鹅”来形容,从前三季数据来看,手机市场整体下滑明显,您认为拐点何时会出现?
倪飞:年确实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虽然整体市场从数据上来看,不够理想,但依然不乏亮点:高端旗舰市场呈现上扬,屏幕创新、手机形态创新加速商用。所以,创新的、体验好的产品依然有很大机会。
越是逆境、越是要苦练内功,市场永远不会辜负一款好产品。一是要坚持产品创新,提升产品体验。在屏幕创新上,我们从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做屏下摄像产品,并且持续迭代,目前体验也做得非常成熟。今年中兴Axon40带来了全新一代柔性屏下摄像技术,刚发布的游戏手机红魔8Pro也搭载了全球首款屏下式柔性直屏。
二是细分用户市场的精细化运营同样重要。Z时代年轻人更加追求产品性价比和个性化,今年我们努比亚的5mm定制光学系统广受好评,在Z50上全新升级,这是我们基于年轻人影像场景的需求,为他们打造的个性旗舰;而红魔也瞄准电竞细分市场,持续致力于产品技术创新并基于当下用户需求带来标杆级的专业游戏装备。
相信做好这两点,我们仍然能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挖掘出更多机会。
《IT时报》:在整体萎靡的市场大环境下,高端旗舰手机市场在年呈现出了逆势上扬的态势,是今年整个手机市场最大的亮点。您认为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在期待怎样的国产高端旗舰手机?
倪飞:目前消费者对高端机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屏幕、影像和性能几个方面。
首先,高屏占比的全面屏手机依然备受大家追捧。今年的旗舰机,从“刘海”屏到“药丸”屏,屏幕形态的改变是提升屏占比的一种方式,收窄边框也是一种方式。而我们,包括中兴、努比亚、红魔,一直在致力从硬件底层提升屏幕显示体验,所以明年依然会持续深耕屏幕创新。
其次,手机影像体验仍然是各厂商的发力重点。而我们会尽可能避免进入单纯比拼参数的误区,而是围绕用户使用场景,从定制光学、焦段的选择以及计算摄影,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所以中兴Axon旗舰系列,从人文、广角到长焦全焦段采用主摄级配置,满足全场景影像需求;而努比亚最新旗舰持续升级5mm定制光学系统,聚焦人文影像潮流。
另外,手机性能也是用户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当然,我也不认为高端就是持续走高的价格,在高性能、高品质的前提下,仍能给消费者带去高性价比的旗舰产品。
《IT时报》:近年来,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借助芯片等方面的投入构建护城河,这种趋势会成为手机终端市场的竞争关键吗?
倪飞:自研芯片是未来长期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近年各大厂商打造差异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兴手机一直在推动自研芯片的发展,我们打造了业内首个独立安全芯片,用国密级安全认证来守护用户信息安全。如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手机,信息安全也变得至关重要。这是我们用自研芯片保护信息安全,构建差异化用户体验的重要一步。
此外,自研芯片除了在手机上使用,中兴更多应用于移动互联终端产品。去年中兴终端整体出货量超1亿部,50%以上采用自研芯片。
《IT时报》:以屏幕等为代表的国内产业链强壮度增加,已经逐渐体现出挑战三星、LG等传统海外供应商的优势,产业链国产化的脚步在年会继续加大吗?
倪飞:近几年国产器件不仅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在创新与品质上也有不小的飞跃,比如在屏下摄像技术、屏幕创新上,中兴与国内供应商就共同完成了成功的商业化,在这点上我们已经超越了三星。
《IT时报》:近年来,国产手机出海受到较大影响,年,是各品牌扎堆攻击国内市场?还是重新将目光投向海外?
倪飞:未来,海外市场仍具有增长空间,比如非洲市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发展中国家从2/G向4G切换,发达国家逐步推进5G,这些切换就是未来的增量。
从今年中兴终端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来看,海外市场,尤其在一些区域市场,仍大有可为。上半年,海外手机收入同比增长40%,5G手机和5GFWA(固定无线接入)发货量均同比增长%。因此,我们仍将坚定推进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聚焦核心价值市场,争取国内、海外双路突破。
#关键词#5G
未来,5G核心驱动力看中国
IT时报记者钱立富
年,尽管全球经济疲软,地缘政治也充满不确定性,但是5G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推出了5G商用服务,用户规模也在快速提升。尤其是在中国,年是5G规模商用的第三年,5G基站规模和用户规模都居于世界第一,5GToB应用也居于全球领先位置。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表示,推动5G成为创新平台,推动5G应用从“样板间”(范例式应用)到“商品房”(规模化应用)转变,是整个产业界面临的更为重要的课题,吴立东预测,年AR对运营商来说将变成重要的市场。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
《IT时报》:如何评价年全球5G的发展表现?哪些区域5G发展处于领先位置?
吴立东:年全球范围内5G发展还是挺快的,已经有家运营商推出了5G商用服务。其中,已有5家运营商部署或者推出了5G独立(SA)网络。
年第三季度,全球5G签约用户增长了1.1亿户,总数大约达到8.7亿户,预计到年底,全球5G签约用户总数将达到10亿户。在不同的地区中,北美和东北亚地区的5G签约渗透率最高,约为5%。
从5G应用层面来看,运营商为消费者推出的最常见的5G服务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固定无线接入(FWA)、游戏和基于AR/VR的服务。
《IT时报》:中国是全世界范围内率先推出5G商用服务的国家之一,中国5G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吴立东:从5G基站数量看,中国是全球第一。
最近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6.2万个,居全球领先地位。从组网方式看,采用的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模式(SA),相比非独立组网模式(NSA),5GSA能更好发挥5G的优势,除了高带宽的特点以外,还能够很好地发挥低时延、广覆盖的特点。
尤其要提的是,中国在5GToB应用拓展方面同样全球领先。5G商用三年多以来,中国的5G典型应用场景已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2万个,在多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中国正在成为“未来5G核心需求和新功能研发的关键驱动力”。
《IT时报》:年对于爱立信来说特别有意义,是进入中国市场10周年,全程参与了中国从1G到5G的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怎样的期待?
吴立东:年是爱立信进入中国市场10周年,也连续第五年参与了进博会。爱立信始终专注于“连接”技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