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广东
探讨心血管生理学融合基础临床、推进转化发展
年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开幕
年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现场
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长王庭槐教授主持开幕式
特邀嘉宾中山大学副校长肖海鹏教授致辞
特邀嘉宾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委书记吴忠道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首都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杜杰教授致辞
11月18-20日,由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省生理学会承办的年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广州召开。本届大会以“融合基础临床,推进转化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国内外心血管生理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增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为广大心血管生理学专业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以促进我国心血管生理学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科研队伍的茁壮成长。
大会特邀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海**医大学、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首都医科医院、医院、中医院、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医院,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等30余家海内外高校、院所的位心血管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和精英学者,围绕心血管生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同期组织青年优秀论文报告和评选。
本届大会分为开幕式、大会报告、专题报告、青年学术报告、闭幕式五个单元,围绕心血管生理学基础研究、高血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脏肥厚与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血管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等六大主题开展了41场学术报告。
大会有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教授,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唐朝枢教授,首都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杜杰教授,英国皇家生物科学院院士、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雷鸣教授,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吴钟凯教授,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王庭槐教授,广东省生理学会秘书长、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副院长付晓东教授等心血管生理学和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和精英学者莅临现场作特邀报告。
本届大会的举办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其中,大会名誉主席唐朝枢、王宪、袁文俊、吴博威、朱妙章、朱毅,大会主席杜杰、曾晓荣,大会执行主席王庭槐,大会副主席陈思锋、曹济民、孔炜等专家学者对本届大会的前期筹备和组织工作进行了悉心地指导,确保了大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成功举办。
大会于18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中山大学副校长肖海鹏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委书记吴忠道教授,大会主席、首都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杜杰教授分别致辞。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长王庭槐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持王庭槐执行主席首先代表本届大会委员会向莅临大会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王庭槐对本届大会承办单位之一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办学历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医学专业特色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学校指导医学教育发展。王庭槐指出,作为一门古老而基础的学科,生理学的建设与发展还任重道远,希望在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我们能为该领域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作出更多富有价值的学术分享,相信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指引和激励下,我们的生理学在世界上能更好地传承并发展下去。
特邀嘉宾肖海鹏副校长为开幕式致辞,感谢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了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为心血管生理学的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大会的主题与自身从事的内分泌代谢研究领域有着莫大的关联,因而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