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欧洲心脏杂志EHJ卓越心脏中心南京市
TUhjnbcbe - 2020/12/8 5:09:00

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学科带头人陈绍良教授的带领下,十年磨剑,砥砺前行;年4月作为“卓越心脏中心”荣登全球心血管顶尖期刊《EuropeanHeartJournal》(欧洲心脏杂志,IF:23)

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年,历经几代心血管病学专家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已发展为集医、教、研为一体,人才梯队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施先进、诊疗水平精湛的特色医疗中心。

心血管内科设有3个心血管病区,1个重症监护病房(CCU),4个国际先进的心脏导管中心,1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电生理实验室、流体力学研究室、心脏超声及无创伤性诊疗室、心血管药理研究室。核定床位张,重症监护床位24张。

学科带头人陈绍良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和发展心血管介入事业,作为卫计委首批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培养了大批心血管介入人才,带领医院心内科在心血管介入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项技术居世界该领域领先行列。年8月25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正式发布了新版血运重建指南,并同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HJ)。陈绍良教授发明的双对吻挤压技术(DKcrush)被写入指南(IIb类推荐):DKcrush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优于ProvisionalT-stenting技术。

创新技术一:DK-Crush技术

4年,陈绍良教授首次提出DKCRUSH技术,逾10年的DKCRUSH系列研究结果表明,DKCRUSH介入治疗分叉病变效果更佳,可以显著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DKCRUSH系列研究的成功,使全世界心血管介入学者掀起了学习DKCRUSH的热潮,DKCRUSH术式也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获益。

年,成功向法国"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学会年会(EuroPCR)"现场手术直播

年,团队向美国TCT会议现场手术直播,充分展示DKCrush技术

年,TCT现场公布历时5年完成的DKCRUSH-V研究结果Minneaplois心脏中心的EmmanouilBrilakis,NicholasBurke及SubhashBanerjee三位教授高度评价了DKCRUSH技术,认为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Nopain,Nogain”的最佳描述。年,TCT首次揭晓最新临床试验ULTIMATE研究结果DKCRUSH相比于ProvisionalStenting从技术上来讲的确比较复杂,更具挑战性,但是真正获益的是病人,这才是PCI所追求的。

创新技术二:PADN技术

陈绍良教授年率先提出的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通过显著损伤肺动脉交感神经治疗肺动脉高压。PADN-1研究首次证实PADN增加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活动耐量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原创技术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申请多项国际专利。年,一位97岁美国老人慕名从旧金山飞来南京做PADN手术年,受邀在法医院演示PADN手术年,团队向TCT主会场转播PADN治疗肺动脉高压手术年,在欧洲心血管年会(ESC)关于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专题报告。年,在TCT首次揭晓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PADN-5最新结果

专家简介

陈绍良

南京医院,医院,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获原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第一层次、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第一批江苏“卫生领*人才、科教强卫工程医学杰出人才、南京市科技功臣、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府参事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心内科的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冠心病临床和基础研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复杂高危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重度钙化病变旋磨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自体骨髓间充质肝细胞移植等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

学术兼职:担任美国心脏病学院专科(FACC)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FSCAI)董事会成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医院协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组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一届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周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杂志中国区副主编、《EuroInterventionJournal》、《StemCellResearch》、《InterventionalCardiology》、《ChineseMedicalJournal》、《AsiaInterventionJournal》、《ECPulmonologyandRespiratoryMedicine》、《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编委。

学术成果:近年来获科技研究成果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为第二、第三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分别为第一、第二完成人),江苏省科技进步奖5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项,面上项目2项;组织国际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参与科技部、等重大研究项目5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主编、副主编专著10部,参编20余部。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9.(JACC)。至年连续5年入选“医学”类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单篇最高引用达余次,为大陆心血管论文被引最多篇次。双对吻挤压术(DKCRUSH术式)被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

张俊杰

医院

医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心血管临床科研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学组委员、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会员(FSCAI)。担任亚洲分叉病变俱乐部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峰会秘书长、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主席团成员、及中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CIT)主席团以及资深工作组成员。担任JACC中文版、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中文版和EHJCardiovascularImaging中文版编委,Eurointervention、CRM以及JAMAcardiology杂志的审稿人;长期从事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冠心病和瓣膜性心脏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复杂高危病变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近四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累计IF:.58;其中两篇JACC,最高IF:19.8),参编著作5部及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8部。近三年来作为主持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江苏省发改委面上项目、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以及十三五南京市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第一层次)。荣获年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年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二)以及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版权属《CBS左主干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峰会》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CBS左主干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峰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欧洲心脏杂志EHJ卓越心脏中心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