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直觉医学时代,走过循证医学时代,目前正在跨入精准医疗时代,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掌握精准医疗的真谛,是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成功为一名冠心病患者实施了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再一次证明,精准医疗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的美好向往。
家住上蔡县的杨老汉今年71岁,一年前,子女带领老父亲体检时发现老人患上高血压后,非常重视,要求老人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可老人总是时断时续的口服降压药,血压的控制并未达标。近日,杨老汉晚饭后遛弯中,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且频繁发作,家人随医院进行就诊。通过近一周的保守治疗,杨老汉的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时常发作,为寻求进一步救治,家人立即带领老人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医院后,心内三科副主任医师李新春立即为杨老汉完善各项检查。
“根据患者的心电图来说,我们毫无疑问的考虑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李新春在为老人进一步检查中发现,杨老汉冠脉双侧可见钙化影,LM末段60%狭窄,LCX开口80%狭窄,中段60%狭窄,LAD近段80%狭窄,中远段80-90%狭窄,D1对角支中段80-90%狭窄,RCA远段70%狭窄。
“患者年纪较大,血管病变较为复杂,建议保守治疗后,择期行支架植入术。”李新春说。
经过了10余天的系统治疗患者病情平稳。李新春与心内三科主任丁水印共同商议后,建议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都提供有效、精确的依据。
“血管内超声作为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能将冠脉血管内病变“看”得更仔细,它不仅可以定量测定分析血管狭窄程度,还可明确冠脉病变的形态、性质及病变分布。”心内三科丁水印介绍说,把它作为冠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能大大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决定由丁水印、李新春在介入手术室医务人员的配合下,采用冠脉超声技术,即进行冠状动脉内血管超声(IVUS)检查。并通过检查及精确测量,成功地为病人在前降支及回旋支植入支架。
术后,经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支架膨胀充分、贴壁良好、无夹层及血肿,病变血管完全恢复正常管径。杨老汉胸闷胸痛的症状完全消失。
此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减少了医疗费用。截止今年12月,医院已成功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介入治疗数十例。通过该项技术,不仅可以观察管腔的形态,还可以观察管壁的结构,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是继冠状动脉造影后又一诊断冠心病的新的金标准。(杨丽陈毅)
监制米云鹏/主编丁宏伟/编辑陈毅
医院团结奉献仁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