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家访谈苏国栋PT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TUhjnbcbe - 2021/1/5 22:25:00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专家简介苏国栋,主管治疗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理学疗法科重症医学康复组长,心肺功能康复组长。

PT(physicaltherapy)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

PT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运动使心脏心肌收缩协调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等使周围静脉张力增加,弹性增强,回心血量增加,前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增加,从而可激活纤溶系统,提高血液纤溶蛋白活性,降低纤溶抑制剂,降低血小板黏滞力和血液黏度。

运动及营养治疗有助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有利于保持冠脉的通畅及冠脉血管调节能力的改善。随着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减少,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心脏康复需要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苏老师谈到,心脏康复的运动治疗分为四个阶段,其中Ⅰ期(住院期),从患者入院开始至整个住院期间,首先是对患者进行评估,进一步明确心脏病的诊断,了解患者目前的症状及药物治疗情况,明确危险因素,制定干预计划,此期是最佳的患者教育时期,应分析发病诱因,避免再次发病,教育患者了解心脏病相关知识,避免不必要的紧张、焦虑情绪,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此同时对患者家属也应进行生存教育和戒烟教育。

运动康复及日常生活指导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出院时达到生活基本自理。康复治疗于患者脱离急性危险期,病情稳定24小时内即可开始,参考标准为过去8h内没有新发或再发胸痛;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和肌钙蛋白)无进一步升高;无明显心力衰竭失代偿征兆(静息时呼吸困难伴湿性罗音);过去8h内没有新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

如病情不稳定,可延迟至3-7天。运动指导需根据病情,逐步进行,训练应在严密的心电监护下开展。具体步骤为:1.被动运动、缓慢翻身坐起、床边坐立;2.床旁行走5-10min,2-3次/天;3.病房走廊行走5-10min,2-3次/天;4.爬楼梯(1-2层)。

出院时给予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及运动康复的指导,做好评估出院前功能状态(运动负荷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告知患者复诊时间,重点要推荐患者参加Ⅱ期康。

Ⅱ期(早期恢复期)从出院后的2-6周,可持续至7-12周的范围内,患者增加了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3-5次,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训练等,每次持续30-90分钟,疗程3个月左右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

康复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评估,低危患者运动治疗安全,可以回家自行训练;中危患者院内间断指导,需要短期监护下训练;高危患者院内训练,严格监护下进行。

运动康复程序第一步:准备活动,即热身运动,低水平有氧运动,5~10min。第二步:训练阶段,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运动等,30~90min。有氧运动是基础。第三步:放松运动,有节奏有氧运动的延续或是柔韧性训练,5~10min。有氧运动方式,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踏车、划船等。持续时间:每次20~40分钟,建议从20分钟开始。

频率:3-5次/周。强度:最大运动强度的50%-80%,体能差的患者初始强度设定为50%,逐步增加,体能好的患者运动强度设为80%,通常采用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

Ⅲ期(后期恢复期)出院后6-12周开始,一般持续3-6个月,这段时间患者可以在医学监护下进行康复锻炼,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继续接受营养、生活方式和控制体重的健康教育。

Ⅳ期(终身维持期)患者此时已经学会了正确的锻炼方法,并开始进行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生活。患者此阶段的任务是终身维持现有的健康状态,并定期接受康复随访。实际上到终身维持期患者的活动量稍微小一点。除了活动量小一点实际上跟正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

心脏康复的开展在临床中必不可少。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每5个成人中就有1名患心血管病的患者,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2.9亿人,而且急性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趋于年轻化,PCI数量显示年是45万,年是50万。

目前大家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访谈苏国栋PT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