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年门诊量已突破65万人次,同比年门诊量增长约20%。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委书记滕医院管理中心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广播联合推出的“科技创新服务改善——市民对话一把手?医院院长”系列访谈时透露了这一消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委书记滕红红做客直播间)
医院开设网络成瘾专科门诊今年5月25日,“游戏障碍”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成为“新晋”疾病。医院于今年9月24日为“游戏成瘾”这个新疾病开设了网络成瘾专病门诊。据了解,网络成瘾专科门诊开诊当天,共有4个病人前来挂号,但无一被确诊为“游戏成瘾”,医院成瘾门诊近几年来的相关诊断经验,真正符合诊断标准的“游戏成瘾”患者数量也极少。
医院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揭牌为了更大范围地普及急救培训,提升精神专科医务工作者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处理能力;同时更好服务患者,最大限度地拯救患者生命,医院于今年11月25日创建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的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建立美国心脏协会授权培医院。
据了解,在精神科领域,由于大剂量及合并使用精神科药物,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因此,医院十分重视急救能力的建设。医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具有8位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心血管急救培训课程导师,配备有培训所需模拟教学设备,具备开展心血管急救课程培训的能力。医院计划培训名医护人员,约占全体医护人员的四分之一;此外,医院还将为医联体的成员单位培训医护人员,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
院区绿化升级改造,探索特色园艺治疗为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医院康复科推进功能园艺治疗,将普通的园艺活动升级为特色园艺治疗,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规范园艺疗养,在院区进行绿化升级改造,把观赏性的绿化转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精神疗养区域,使患者在园艺的实践操作中改善生理、心理、认知、社交及职业技能等,从而获得身心愉悦,促进精神康复。
改造升级后,患者反馈通过园艺治疗情绪方面更加放松愉悦,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增加了主动性。同时,园艺活动大大促进了患者与工作人员、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沟通能力。
区域合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今年,医院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与5个省市(京沈合作、京乌合作、京湘合作、京蒙合作、京豫合作)开展医疗卫生对口协作和区域合作。
京津翼协同发展建设,探索“互联网+精神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在国家大数据应用产业化框架下,依托三地庞大诊疗个案信息量优势,推进互联网+新技术精神(心理)健康大数据惠民应用。截至目前,大数据平台诊疗数据达万人次,超过万人数。
此外,医院今年与沈阳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医院、内蒙古通辽精神卫生中心均已就医疗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培训、远程会诊、教学查房、医院管理等开展合作。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一)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医院医院能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号源,已在门诊开通绿色通道保证相关患者及时就诊。门诊已经实现将分时段预约诊疗精确到30分钟。(二)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为满足老年患者就诊需求,我院开设“老年精神障碍多学科联合门诊”,有5位医生同时为一名老人提供门诊服务,其学科组成包括老年精神科、护理专业、康复专业、药学专业、影像专业,这样的多学科协作,为患者一站式解决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用药指导等问题,量身定制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现在我院老年科针对老年患者躯体病较多尤其是神经疾病多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建立精神神经疑难病会诊中心,医院优势,有利于神经精神疑难病患者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医院现已实现手机化验就诊提醒、结果查询的信息推送功能。患者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