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1考研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我
TUhjnbcbe - 2021/1/20 5:48:00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择校分析

以下我将从院校选择、初试准备、复试准备等几个方面分享个人考研经历。

院校选择:对于高考考的一般的同学来说,考研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的第二次高考,经过努力可以进入到自己想去的学校。一般择校考虑到的有以下几点:

想去哪个城市?

想考哪个学校?

想考哪个专业?

离家近的?

学校名气大的?

自己感兴趣的?

好找工作的?

医院实力强的?

以后好就业的?

单纯自己喜欢的?

综合实力强,科研平台大的?

看完上面的表格,基本的院校选择大家心里都清楚了。想考回老家的城市,就在自己家的省份挑个适合自己的去考。想考的、医学院实力强的,基本就是在清北浙复交、湘雅、华西等几所院校里选择,当然他们相应的医院实力、科研平台,相应的在国内也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如果是想根据专业来选学校的,直接去了解你想考的专业哪些学校这个专业在全国很强,奔着它去努力考就可以了。

我自己考的是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学硕,我当时重点医院的实力,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成长平台。对于本科跟我一样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同学来说,其实大家纠结的点都是一样的,即考专硕还是考学硕?考竞争大的综合院校,能不能考上?这里,我很想分享自己的佛系心态(很管用):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差的是毕业的时候有没有规培证,对于医生来说,没有规培证意味着不能上临床。但是,学硕的就业选择和目前这个大环境下的就业趋势,找个比较好的工作是不愁的,实在想当医生,医院规培2-3年,照样有规培证。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不光是你去考综合性大学会有这个困扰,医院校,一样会有这个困扰,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实力行不行,而不是学校难不难考。我当时没有想太多,觉得复习很难得时候就告诉自己,考不上大不了再来一年,人生这么多年,多花一年时间去考一个自己想去的学校,值得,再不济,那会实在不想二战了,那就选择调剂,中医院校的调剂基本都还是很好调的,所以,一定有书读。当时想的比较开,所以果断选择了去考复旦。

复旦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估计有50+,相比往年人数多了很多,而且按这个趋势,以后报考的人数会逐年增多。今年我们招生计划只录取3个人,因为疫情影响,官方给出的录取人数扩到了8个,复试分数线,进复试人数14人,最后录取12个。往年复旦中西医结合都是按官方给的招生人数录2-4个。所以整体的报考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初试准备:

思想*治理论:首先介绍几个很靠谱的*治辅导老师,肖秀荣、徐涛等,他们的课程效果不了解,但辅导资料、押题都很准!

*治备考,我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内容是穿插的,主要是因为我*治8月20号左右才开始看,时间非常紧。

第一部分:针对知识点、考点

准备资料:肖秀荣辅导书?徐涛的讲课视频?徐涛总结的知识点(一本很便携的小册子)。我主要是以肖秀荣的书为主,拿到书通读了1遍,第一部分非常抽象难理解,我结合了徐涛的讲解视频。之后的章节比较容易理解,只看书。通读一遍之后,把书背了大概2遍。通过这一部分的复习,基本熟悉了*治的考点。肖秀荣的书知识点很全面,我看完他的资料后,11月中旬开始用徐涛的小册子,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复习*治。

第二部分:针对选择题

11月上旬开始,市面上会出现很多*治试卷,我把能买到的都买了,只做选择题,做完后纠错,把错了的题,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标记出来,之后重点复习。每套卷子都有很详细的答案讲解,我觉得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也都会记下来。另外一些

1
查看完整版本: 21考研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