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花rdquo开苗乡山坳
TUhjnbcbe - 2021/1/31 9:3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她是一位千里入苗乡的白衣天使;

她是一名脱贫攻坚前线的巾帼战士;

她是苗乡百姓口中的好院长;

她是家人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医院*委书记、院长汪四花;

她圆满地完成近五年的医疗帮扶即将返回杭;

医院优秀的院长,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医院的贡献!

——题记

汪四花同志系浙江大医院(简称“浙大二院”)急危重症科片护士长,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她从青春岁月到不惑之年,寒来暑往、履职尽责,把人生芳华都倾注在心爱的医疗卫生事业。年9月,为响应*中央、国务院推进新时期扶贫攻坚重要战略部署和健康扶贫有关要求,她率先士卒、舍小家、顾大家,由千里之外的“天堂”杭州来到“苗疆腹地”的贫困山区医院担任书记兼院长职务,医院全面工作。“我怎么也没想到,这辈子会到千里之外的台江工作。”汪四花说。

近五年来,她肩担帮扶重任,却从未言放弃,一路披荆斩棘,为苗乡百姓撑起了一把健康保护伞,给患者以温暖、信心,成为苗乡百姓口中的“好院长”、脱贫攻坚前线的巾帼战士和家人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苗乡百姓口中的“好院长”

“汪院长很厉害,她来之后医院至少提升了三个档次。”

在台江县,提到汪四花大家都默契的竖起大拇指,因为她始终站在医院、医院,年5月医院实现扭亏为盈。她医院,改进服务,感动患者。

“到台江后,才发现这里的困难超出了我的想象。”汪四花曾一度想打退堂鼓,却最终因苗乡百姓的健康留了下来。年以前,医院,因管理理念缺失、人员观念落后、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设施设备紧缺老旧、负债严重、人心不稳、入不敷出等,医院发展举步维艰。对此,汪四花传承浙大二院“患者和服务对象至上”的理念,引进PDCA质量管理、JCI安全管理新理念,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组织推进“7S”活动,医院环境;坚持每周一院长行*巡查制。她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学科平台建设为抓手,以质量与安全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文化建设为保障,采取加强外涵建设(打基础、竖框架、建平台)和提升内涵建设(育人才、强技术、提能力)等一系列举措,医院内涵与外涵建设,医院管理,紧紧围绕制度治院、平台护院、人才强院、质量立院、文化兴院、环境美院等有效措施,狠抓落实,使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整体上了一个台阶。曾经的黔东南州“垫底儿”医院以先进理念和医疗技术辐射到周边地区,成为贵州苗疆腹医院。“现在,不仅实现了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医疗水平的发展。”让汪四花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在接受“医院对医院工作专项督导检查”时,医院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排名前列。一次采访中52岁的结石患者张某告诉记者:“第一次住院费用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多元,比去市里便宜多了,医院的环境和条件这么好,医院的专家为我看病,我很放心,觉得很幸运。”

脱贫攻坚前线的巾帼战士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山区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汪四花对此提出先“‘输血’后‘造血’”的举措,让医院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院得先建平台,建平台得先有设备。近五年来,浙江大学、浙大二院不遗余力地筹资余万元,为医院购置了胃肠镜、1.5T磁共振、DSA等高精尖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为临床诊治和学科平台的创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使学科平台建设日新月异,近五年来,医院新建学科平台及特色专科18个:新建了泌尿外科、消化内镜中心、核磁共振室、心血管介入中心(DSA)、eICU远程平台、“卒中、胸痛、创伤”三大中心等。新的学科平台建设离不开“输血”的财、物输入,更缺不了“造血”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近五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已选派余名当地骨干医生、护理人员赴浙大二院进修学习。医院已有人获得美国心脏协会授予的基础生命支持证书,4人获得美国授予的基础生命支持导师资格。全院急救抢救成功率达74%,较帮扶前提高85%。本院医师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1项。门、急诊病人增长.4%;住院人数增长52.8%;手术增长.7%;转诊率下降了62.9%;药占比降至23%;外县来就诊的门诊病人增长.2%;外县住院病人增长.7%。

家人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她本可以在杭州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义无反顾的帮扶至今。想当初,刚到台江的时候,汪四花刚做过手术不久,她是带着病体投入到新的岗位,忘我地工作。她马不停蹄的深入病房、了解情况,召开座谈会、交流调研与职工谈话,成了她除吃饭、睡觉外的全部生活。出现身体不适默默忍着,因为饮食、环境的不适应,一度呕吐腹泻,医院当时面临的困难和强大的工作压力更难以想象,她夜不能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消瘦了十余斤,见到她的人都说“瘦了、憔悴了”。一路走来,她不仅克服了东西部地区在文化、理念、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经济发展等多方差异,更要舍下一对年逾90岁的双亲、爱人和女儿、小外孙。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和责任感驱使,她几乎沉在台江很少回家。有一次留学的女儿回国,她想回去看看,还在回家的高铁上就接到台江的任务,只好折回;年迈父母身体不好住院,记得又一次她母亲肺炎住院,老人高烧不退,心里难过、着急,她能做的也只是电话联系协调,电话安慰鼓励母亲;还有一次,他爱人体检发现肺部有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他爱人希望她回去帮助处理,她也很担心、着急,很想回去,但当时分院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二甲”的复审工作,她作为院长职责所在,一直坚守在岗位,硬是没有回去。年3月,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多次深入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和各病区督导检查防控工作,医院防控工作落实,因疲劳恍惚扭伤腰部,但她仍坚持每天上下5层楼到住宿房,上下3层楼到办公室,坚守防控工作一线,因劳累加重腰伤,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让她行走、站立和久坐都困难。对于家庭,几年来,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伤心事,每每想起,仍会让她几度哽咽,愧疚不已,她成为家人眼中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即便如此,一转身,她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心心念念的帮扶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近五年的默默坚守,用自己的付出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传播了*的医疗健康扶贫*策,树起了形象,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年以来,她先后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医院建设优秀管理者”、“年11月月度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员、贵州省“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特别贡献奖”、“年度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年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等30余项表彰。医院的帮扶成效,年10月27日在中央新闻联播播出,题为“真帮实帮,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时长2分38秒。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健康报、人口报、中国卫生、人民日报、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浙江日报、贵州日报、当代贵州等43家媒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花rdquo开苗乡山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