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物甘南草原上的ldquo好曼巴
TUhjnbcbe - 2021/2/6 13:23:00
◎专家简介来焱华藏族,大学本科,无*派人士,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协甘南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甘南州*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主席、甘肃省科协八大代表。本报记者武文宣他,自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就捧着一颗赤诚之心,默默奉献,践行着医者仁心的风范。他,数十年如一日,穿梭于医院的诊室与病房之间。26年来,他为守护当地群众健康付出了不懈努力,深受草原上广大农牧民的赞扬,被誉为草原上的“好曼巴”。他就是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来焱华。情系桑梓做一名草原上的“好曼巴”作为一名医生,他对医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他时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热爱和执着倾注在医学事业中。年出生的来焱华是土生土长的甘南人。他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时23岁,学业优秀的他本来有留在省城工作的机会,但他还是决定回到故乡甘南,用自己的所学为父老乡亲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年,来焱华听从组织分配,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医院报到。医院大门的那一刻起,他便意识到“要做一名好医生,一定要认真严谨。一个错误的诊断,不仅关系到患者后期的治疗,更关系到医患间的信任和一个家庭的未来”。记者了解到,自参加工作以来,来焱华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卫健委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合作市人群人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流调,获甘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目前,他还参与在研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计划重点专项1项。“作为一名无*派人士,在工作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始终在*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医院院长王建宇说。甘南州科协*组书记、科协主席山可亮是来焱华多年的好朋友。在他眼里,来焱华是一位实在人。多年来,他治病救人,医德高尚,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交口赞誉,堪称医生的楷模。采访中,山可亮说:“在我们甘南州医疗卫生战线,谦虚谨慎的来焱华从不自满,经常虚心向他人请教专业问题,和同事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成果;在为患者救死扶伤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讲*治、讲正气,作风扎实,为广大职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德术兼修,大医精诚。多年来,来焱华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兢兢业业,书写着白衣天使朴实而高尚的篇章。医者仁心把青春奉献给了医疗事业从医26年来,来焱华以自己的仁爱之心,抚慰着无数的病患家庭,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他把病人当亲人,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让患者花最少的钱看好病,让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来焱华是内科疾病诊治方面的专家,尤其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高造诣。”王建宇介绍。扎实全面的知识储备是一名医生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对于来焱华来说,这是他始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进行医学新知识的学习,及时思考总结。他撰写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高海拔地区例房颤分析》等10余篇学术论文就是他思考总结的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掌握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学习,在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在诊疗实践中锻炼与摸索。只有这样,我们的诊疗技术才能大幅度提高。”来焱华认为。“走出去,请进来”是医院的人才方针。来焱华以此契机,先医院、医院进修了一年半。在学习期间,病房和值班室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视时间如生命,在有限的进修时间里认真学习了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这位来自甘南高原上的“草原曼巴”给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表现突出,当年他被北京大学医学部评为“优秀进修医生”。这些年,来焱华参加过的省内外学术会议究竟有多少场次,他自己都记不清了。面对一次次和同行难得的交流对话机会,他每次都要下大功夫,做足文章。通过这些交流学习,不仅及时更新了先进的诊疗指南和规范,还拓宽了他的视野。目前,他已熟练掌握了各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所在的科室开展了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诊疗准确率和治疗效果。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来焱华还将所学的知识积极与同事交流、探讨,在所在科室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带动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对于来焱华而言,虽然自己已经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工作,但是他的工作一天天繁忙,甚至有时自己感觉身体着实吃不消。年,来焱华因“心律失常”住进了兰大一院。出院后,他继续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期间,来焱华多次发病,同事劝他好好养病,他却说,大家别担心,我能行。其实,他心里清楚,科室里人员少,每天前来求医问药的乡亲们多。耽搁谁都不能耽搁乡亲们,于是,他经常带病工作。有时候,他甚至一边为自己输液,一边给乡亲们看病。多年来,他从未有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随叫随到。他始医院查看患者,夜间查房,细致入微的查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些年来,我最对不起的是家人。由于工作忙,家里的事情全靠妻子了。”来焱华说。在甲流期间,来焱华的科室收治了多例重症甲流患者。连续七天七夜,他和科室里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吃住在办公室。在他们的精心救治下,重症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直至完全康复。有一年元宵节,来焱华科室接诊了一位脑出血病人。他接到电医院,对患者进行了全力抢救。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病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他留守重症监护病房,直至看到病人转危为安才走出病房回家。初心不改他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20多年来,他多次主持、参与院科两级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救治多名心跳骤停、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认真对待每一项处置项目,每一份病历、每一条医嘱都是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体现。尤其在病历书写方面,他严格遵守内容格式规范,治疗分析有深度、有见解,医院有口皆碑。”来焱华的同事说。“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他始终情系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科普事业。从生活起居、饮食禁忌、生活方式等方面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做到治疗与预防并重。”甘南州科协干部*告诉记者。在工作中,来焱华以良好医德、敬业精神及精湛医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多次受到州县级表彰,先后荣获“甘南州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甘南州优秀人才”“甘南州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以制度管人、以诚心待人”,这是来焱华的从医理念。他带领科室职工努力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科室员工认真学习中央各项精神,有力推进了各项医疗制度的落实。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全体员工*治觉悟和职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他的科学管理下,科室工作得到安全、高效的运转。作为学科带头人,来焱华非常注重团队协作。他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先后推广了高血压病规范化治疗、食道调搏、胺碘酮转复房颤、心脏临时起搏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让中药足浴、中药超声波透皮技术等中医适宜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对科室疑难、危重病人及时组织讨论、会诊,积极救治,从而杜绝医疗事故。多年来,来焱华所在的科室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内科诊治门诊病人近10万人次,住院病人多人次,科室业务工作量稳居全院前列。”这是近3年来,来焱华所在科室的惊人业绩。自他担任心内科主任以来,在人员缺乏、条件不足的情况之下,他努力完成CCU病房建设,规范了心血管病人的管理,还积极筹备了胸痛中心及导管室建设。年1月,来焱华所在科室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甘肃省优质医疗服务示范科室”,并在全省卫生系统通报表扬。年,被甘南州卫健委评为“甘南州优秀医师团队”。面对这些荣誉,他说“这是科室团队奋斗的结果,着实来之不易。我们会珍惜荣誉,继续保持初心,为甘南人民的身体和生命健康保驾护航。”采访中,记者在他的学习笔记中看到:崇德修业,遨游书海,奉献医学。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他经常说:“在治病救人的工作中,我只是做了一个平凡的卫生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正是来焱华用一名医务人员躬身为民的责任感,筑牢了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从他身上体现了一名白衣天使奋力拼搏的蓬勃朝气、勇创一流的昂扬锐气和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奏响了一曲卫生工作者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美妙乐章。疫情来袭我们始终在一线战斗2月24日,医院收治的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标志着甘南目前确诊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二月二“龙抬头”,恰逢藏历金鼠年的正月初一。来焱华和“战友”们送走最后1例出院患者,走出病房的他在家庭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甘南草原上的ldquo好曼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