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名称
桐乡一院心血管内科
团队阵容
学科概况
心血管内科是目前桐乡地区心血管领域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学科,通过30余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嘉兴市心血管病重点扶植学科,并成功创建市域内首个浙江省县级医疗龙头学科,首开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先河,在桐乡卫健系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心血管内科目前包括普通病房和CCU病房2个部分,共有床位69张,其中普通床位56张,CCU床位13张。主要收治各种类型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及心血管内科相关的危重症患者。常规开展各种类型的心内科介入手术,年手术量多例,涵盖了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起搏器等器械植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等,大大提高了对危急重心血管患者的救治能力。
学科共有医生15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5人,近年来不断派送科内医护人员前往上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医院全面托管、心内科专家岑雪降(桐乡院区副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修补等新技术,学科整体技术水平再攀新高。
学科建设
心血管内科独立成科以来,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随着DSA的开机投入使用,心血管内科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展。先后开展了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起搏器等器械植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填补了桐乡市技术空白20多项,成为嘉兴地区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最全的科室之一,在嘉兴地区处于先进水平。CCU的投入使用更是为学科的建设保驾护航。
心血管内科在临床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科研能力的发展,近年来发表各级论文70余篇,核心刊物论文40多篇,SCI论文3篇。获省市级14项课题立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嘉兴市科技进步奖和桐乡市新技术项目奖。
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及心衰中心。三大中心更是学科建设的亮点。
胸痛中心
年申报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版),并于年验收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胸痛中心建设以来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约人,不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还更及时地保留了患者的心功能。目前心血管内科开展常规及复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检查、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术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房颤中心
年申报中国房颤中心建设(标准版),并于年验收通过。目前还申请了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的建设。通过房颤中心建设,房颤诊治更加规范,通过与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合作,房颤急性栓塞的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房颤抗凝率也显著提高,随着房颤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术的开展,房颤的诊治更加全面规范。房颤中心还推进面向基层医生和患者的巡讲及宣教,房颤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大大提高。除了房颤的介入治疗,心血管内科还常规开展室上速、房早、房速、室早及室速的射频消融术。
心衰中心及CCU病房
年申报了国家标准化心衰中心的建设。年CCU投入使用,是嘉兴地区最早的封闭式独立CCU病房。拥有4台呼吸机、IABP泵、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临时起搏器等抢救设备。CCU的投入使用及心衰中心的建设,对于急性及重症心衰病人救治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心血管内科还常规开展起搏器植入、ICD植入、CRT-D植入,对于心衰的治疗及猝死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发展规划
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立足桐乡,继续推进三大中心的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综合高效管理胸痛、房颤及心衰患者。以三大中心建设为契机,深入基层,做好心血管病健康知识普及,重视预防,提高老百姓对于疾病的认知。面向基层医师巡讲,普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指导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医院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坚持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更好的为桐乡人民服务。
专家介绍
柴敬杰
桐乡一院*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擅长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心律失常、代谢综合症及常见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岑雪降
桐乡一院副院长、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等诊治和处理。尤其擅长对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对急性心肌梗死和成人巨大房间隔缺损,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成功率高,效果好。
陆建洪
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心内科常见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心脏器械植入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胡小李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