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九期人物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荆志成
TUhjnbcbe - 2021/3/11 2:10:00
星巴克创始人清华演讲25年市值从25亿 http://www.bainiangudus.com/clqk/19581.html

[教育和科研经历]

荆志成,心血管病学专家,年8月生于安徽。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当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北京“百名领*人才”。现任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任同济大医院教授。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辑以及EuropeanRespiratoryJournal等杂志编委。他已主持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国际上首次证实:伐地那非和法舒地尔可治疗肺高压;吸入伊洛前列素可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率先完成中国肺动脉高压遗传流行病学调查;率先在国内开展波生坦等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使我国肺高压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一倍以上;上述成果都被最新全球肺高压诊治指南所引用,为我国肺血管病学做出突出贡献。已发表论文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欧洲心脏病学年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奖项。

[主要学术贡献]

荆志成教授自年开始针对肺动脉高压临床重大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肺高压分类诊断、临床药理、遗传及病理机制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原创工作。建立了我国肺高压临床与遗传学注册登记数据库;完善肺高压标准治疗和随访体系,改进临床诊治路径,显著提高我国肺高压患者生存率;创办了“长征之路”学术论坛,促进全国肺高压诊治中心及专科医师的发展,推动中国肺血管病学科系统建设,提高了我国肺血管病临床诊治水平,对提升我国肺动脉高压领域国际学术地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并受邀编写第四次全球肺高压分类;年获上海市“领*人才”和上海市“曙光学者”及欧洲心脏病学年会“青年科学家奖”;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年受邀编写第五次全球肺动脉高压治疗标准,当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获“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人才”,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截至年12月发表SCI论文48篇,总IF分,平均IF8.76分;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3篇,总IF分。主要学术成绩、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了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和遗传学标本库,并率先完成了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BMPR2突变流行病学调查;(2)年在国内引入国际肺动脉高压分类方法,推广右心导管确诊肺动脉高压技术。(3)开展并证实了伐地那非和法舒地尔可以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引起国际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九期人物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荆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