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演练,
都凝聚着医护团队的协作精神;
每场竞赛,
都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赛前筹备3月27日17时这个下班时间点,医院门诊17楼会议室却依然有很多医务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什么,17楼又有什么新鲜事要发生?有没有很好奇?有没有很期待?好了,小编就不(顶)卖(锅)关(盖)子(跑)了(走)。
3月27日18时,一场由院工会、护理部、医务部联合举办的“5.12”护士节系列活动之医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比赛决赛在门诊17楼展开。本次比赛各护理单元根据科室特点自行与其他科室两两结对,每支队伍自行设计转运案例,于3月21日进行现场实地转运初赛,通过护理部和医务部联合打分,从18支参赛队伍36个科室中选出8支队伍参加今晚的决赛。可想而知,今晚的决赛现场必定精彩纷呈,竞争激烈,最后到底是哪支队伍拔得头筹呢?让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
+(初赛现场)
重量级评委当晚的嘉宾评委也是非常重量级的,他们分别是医院*委书记、院长王海宝,*委副书记、副院长牟永华,纪委书记朱俏*,院长助理阮建伟,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何彩娣,医务质控部主任周开宇,护理部副主任朱倩,护理部副主任杨波及大内科副护士长李映芳。
开幕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院*委副书记、副院长牟永华做了重要讲话,牟书记表示:本次比赛真正体现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院内转运看似平常简单,但也存在许多隐患,有些隐患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是救治过程中不容忽略的环节,如何进行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推出的患者转运管理制度采用标准化分级转运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次转运比赛对保障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今晚的比赛,我们将平时的工作状态搬到舞台上呈现给大家,是一次非常好的活动,期待选手们赛出风采,赛出水平。
+比赛进行时伴随着“吸”“吸”规律的节奏声,由产科联合新生儿科的危重患者转运带着全场人员进入紧张的危重新生儿院内转运,刚出生的小生命Apgar评分3分,病情危重,经过全体医务人员紧急抢救,新生儿转危为安,由产科转往新生儿科进行后续治疗。这场由产科联合新生儿科的新生儿转运将全场人员带入到了紧张的气氛。
由急诊科和输液室代表队合作的过敏性休克患者转运,当患者在转运途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时我们的护士姐妹们迅速跳上转运车立刻进行心肺复苏不给死神半秒的机会,将整场比赛推向了高潮,最后经过白衣战士的努力,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大家脸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决赛现场)
整场比赛高潮迭起,掌声雷动。每位选手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各项操作流程,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技能水平。比赛情景贴合临床实际,内容完整,环环相扣,医护分工协作,严谨认真,真实还原每一个细节,将转运比赛具体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用物的位置。
这场比赛不仅是场视觉体验更是一场精神洗礼。在每支参赛队伍结束后院*委书记、院长王海宝以一位医者前辈的角度针对每组比赛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做了精彩、到位的点评,让在场的每一位都由衷地佩服我们王院长渊博的学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以赛促训,通过本次比赛,旨在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患者转运管理制度,推进医护人员在对不同转运级别患者转运中的同质化,规范并优化院内转运流程,以保证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性和病死率。
颁奖仪式经过三个多小时激烈的角逐,最后角逐出一等奖一支队伍,二等奖二支队伍,三等奖三支队伍。
+1最后*委书记、院长王海宝做了重要讲话:
首先,对本次比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肯定了我院医护人员“患者至上,生命优先”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二,王院长用自己从医几十年的经历,举了许多真实生动的例子激励我院医务人员要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理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诊疗、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不负前辈嘱托
牢记使命脚踏实地
为医院品质的提升
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完编辑/排版:施璐亚
摄影:陈佳一,於国春,危重患者转运工作小组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