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致冠状动脉再次闭塞病变患者术中施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掌握血管检查“金标准”。
此例患者为一名72岁的女性,为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于半月前行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恢复可,3天前再次出现胸痛到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抽化验示心肌酶、肌钙蛋白明显增高,结合病史考虑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复查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中段支架内%闭塞,考虑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可能,导丝通过病变后,判断支架内闭塞原因,应用IVUS超声检查。手术由医院胸痛中心负责人、心血管内科主任张霞和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徐海堂、主治医师李贵超及心导管室医务人员全力配合下成功完成,术后IVUS超声判断支架膨胀充分、贴壁情况良好、管腔圆形规则。
张霞介绍,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是将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的心导管技术相结合,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提供在体血管腔内影像。IVUS的应用可以为医生确定最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支架术前IVUS能解管腔的形态,能直接显示管壁的结构,了解管壁病变的性质及精确测量血管腔大小,管腔狭窄面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纯冠脉造影对冠脉病变判断的不足,被认为是血管检查新的“金标准”。随着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冠脉复杂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等)介入治疗越来越多。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显像、IABP及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非常重要,为更好开展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从而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降低术中及术后死亡风险的发生,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据了解,此项医院中尚属首例独立开展,医院中也极少开展。
(张霞简迎松)
审稿:杨桦编辑:陈海霞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