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年度已过泰半,医院优秀科室展中独具魅力的科室——心血管科,我们也是酝酿了许久。众多患者及亲属口口相传的“看心脏,到长城”,究竟缘何而起,又缘何传播的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科室。“猝死”是我们在很多媒体报道中经常会看到的,也有一些身边人因此而丧命的,其中一个致命杀手就是鲜为人知的“心肌病”。心肌病在世界范围内属难治性疾病,扩张型心肌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肌病类型。据文献统计,扩张型心肌病1年的生存率为58%~63%,5年生存率为33%~40%,我国每年至少有6万人因此丧命,业内称为“五年魔咒”。医院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停滞在对心衰治疗的控制上,而到了终末期只能进行心脏移植。面对如此疑难的疾病,大多数医生都会绕道而行,但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医院的心血管科专攻这一世界性难题,可喜的是,经过近20年的攻关,在心肌病心衰治疗方面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这就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享誉全国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医院心血管科。享誉全国的心血管科
1
领*人:咬定青山不放松,认准的道路从未改变
清代郑板桥有一首咏竹石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是借咏竹子的顽强生命力来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心血管科领*人、河北省名中医王仁平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在他眼里,这座“青山”是攻克心肌病之山。早在80年初,医院做研究生课题时,王仁平就成功为一名心肌病患者实现了大心脏缩小的梦想,加之他目睹了众多心肌病患者的痛苦之态,见证了他们人财两空的惨状,这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攻关心肌病之路。王仁平读研期间在实验室做科研
王仁平在北京中医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年,医院功能科主任职位的王仁平,毅然辞掉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开启了创业之路。在随后6年时间,经充分筹备,年7月1日创建医院,独具特色的心脏病治疗也从此拉开了帷幕。20年,栉风沐雨,20年,砥砺前行。在他的影响下,杨文学、刘红霞、王雷、张敏、吕志信、侯喜、周凤鱼、韩宝丽、胡福莉、王天红等有志之士,也纷纷加入心血管疾病治疗行列。他们怀抱着理想和信念,矢志不渝,充分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在心脏相关疾病领域均有所建树。“既挽救了患者生命,解决了大家的痛苦,又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多么幸福!”他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1
强专科: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打造享誉全国的特色专科
这里,每天都有不辞路遥,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求医者;这里,走廊、电梯口随处可见表扬信、锦旗;这里,每天在上演着救死扶伤的人间奇迹;……建院之初,第一批病人当中医院都宣判了“死刑”,一个偶然的消息,他得知医院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过来一试,没想到很快就好转了,并且病情一次比一次轻,到年时,扩大到七十多的心脏已经缩小到了正常大小。19年过去了,今年66岁的他照看孙儿、游山玩水,样样都行,和同龄人相比,毫不逊色。建院初期的康复老患者——老潘,每年都回院复诊,探望老朋友们
如此好的治疗效果,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祖国中医药博大精深,心血管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逐渐摸索出一套系统疗法,以中药“益气活血、解*宁心”,从“*”论治,配以强心、利尿、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等西药治疗的中西医特色疗法,研制出系列方药,其中心肌活力颗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西医对症治疗快速缓解症状;中医从根本上增强患者免疫力,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肌细胞的耐氧能力,修复受损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使病情得到有效治疗。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心血管科科研硕果累累到目前,已有两万余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过治疗,获得了救治,其中绝大多数心脏有不同程度缩小,心功能提升,部分患者的大心脏和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返回学堂、重新工作、结婚生子。心血管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临床研究,多次获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因在治疗心肌病心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心血管科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石家庄市十大名中医科,并被列为国家人群心血管疾病研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单位和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心力衰竭协作单位。年,顺利通过国家心衰中心认证,并被评为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年度优秀单位。心血管科获得多项荣誉1
贵坚持:每周六多学科会诊,提供精准的诊疗方案
每个周六,医院还有个“固定节目”——“长城心脏多学科专家会诊”,王仁平、赵树元、景吉林、吕志信、张敏、杨文学、胡福莉、韩宝丽等准时来到会诊室,需会诊的患者和家属也在场,标配是一台先进的超声检测仪器。42岁的张先生在当地发现心脏大,辗转多地都被告知“唯一的办法就是换心脏”,后来医院心血管科治疗。医院他都去过,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阵势的会诊:现场做心脏彩超检查,现场出结果,当着患者和家属面,专家激烈讨论病情,为患者讲病,怎么治,为什么这样治,只要患者有一点疑虑,都会进行通透地讲解。病人和家属离开会诊室时,面露满意的笑容,并向专家们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好习惯”从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7年,且从未间断过,据统计已有近万名心脏病患者享受到了这个独特创新的会诊服务。能自发地将国际上流行的多学科专家组协作诊疗(MDT)模式践行地如此好,这是王仁平一心为患者着想的结果,医院就能享受到会诊,而且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还会利用远程会诊等手段让更多的专家参与进来,为更多心脏病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疗方案。1
精治疗:“四位一体”诊疗方案,构建心脏“4s”店
一些心肌病心衰患者,因病情需要,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也有应进一步手术治疗的。为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心血管病治疗新高地,医院多次考察国内心脏病领域的医生集团,并与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强强联合,组建了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专科。这一开创性的合作,让医院在治疗心血管疾病领域,完成了中西药+器械治疗的成功衔接。心肺康复科的成立,促进完善“中医+西医+器械+康复”四位一体治疗心血管疾病管理模式建立。该模式为在院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提供“预防咨询、健康教育、诊断治疗、康复管理”四位一体的全程优质服务,有利于更优质的服务心血管病人,更精准治疗心血管患者,为大心脏等心血管病人保驾护航。一天凌晨一点一刻,救护车将一位憋喘患者送到了喧嚣的急诊。急诊科主任鲁彦辉经过判定患者为急性左心衰,紧急行平喘、利尿、强心、降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抢救31分钟后病人渐趋平稳。转入十三楼病房之后,吕志信、刘红霞、徐宏遵、王林等详细查看后,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快速房颤、室性早搏、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19天后,明显好转。因心脏扩大明显,二尖瓣重度狭窄,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均有反流,加之存在心律失常,手术治疗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起初患者和家属举棋不定,但经过充分考虑,多方考证之后,得知北京、医院的专家亲自为患者手术时,最终下了手术的决心。手术非常顺利,亦成功闯过了术后监护这一关,现在患者在家各方面状况良好,多年浑身没劲、憋喘等毛病彻底消失了!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专科
从院前急救,到院内中西医结合诊疗,再到二尖瓣置换、术后康复,这是一个获益于“四位一体”精准治疗的病案。现在越来越多的复杂心脏病病人均在这一精准治疗方案救治下,逐渐摆脱了病痛,重新获得了健康。希氏束起搏、希浦氏系统起搏、心脏搭桥、瓣膜置换、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房缺修补等高精尖技术均已常态化开展。对心脏病,从心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到心外器械治疗,再到术后康复治疗,一体化的“4s”治疗方案的实施,延续的治疗思路,可让更多疑难危重症患者获得救治。1
真情感:人性化的服务,医院延伸至家中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学术,也是人类情感的延伸和人性善良的表达。富有同情、充满关怀必定是医者的使命所然。医院心血管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满怀关爱、怜悯之心,为所有病患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将医院延伸至家中。来自新疆哈密的71岁男性患者,23年前活动后心慌、胸闷、气短,房颤,后发现心脏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一次感冒后症状加重,在当地治疗多时,没有什么改善,经当地人推荐来医院治疗,入院时心衰明显,合并房颤。因患病时间长,病人没少受罪,治疗之初,张敏主任和主管医生何美娟等医护人员经过认真会诊,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诊疗方案。主管护士给病人打了第一壶水,医院食堂、周边的路线、超市等。病人有什么问题,热心的何大夫有问必答,大到治疗用药,小到每天的饮水量。你有需求,我帮你解决,很快就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医院、医生从不熟悉到信任了,随后治疗也顺利进展,并接受了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病情大为好转。出院当天,何大夫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是否安全到家,身体状况如何,一周后又回访,提醒抽血复查。患者将检查结果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