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助心脏病患者回归生活
北方的冬天天气寒冷,是心脏病患者发病的高发季节。对于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做过心脏手术,或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很多人和家属都会认为,心脏病患者冬季只能静养了。于是他们不敢跑步、不敢运动,甚至很少出门,对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觉得希望渺茫。对此心血管专家的回答并非如此。
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法,可以让患者从心肌梗死,心脏手术或者其他心脏治疗中得到更好的恢复,能安全而有效地克服心脏病带来的一些并发症,降低心脏病恶化的危险,改善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到发病前的社会活动、工作状态。为什么要做心脏康复?
改善患者的解剖功能可以依托于药物或者手术,而心理与社会功能则需要依托其他手段。如通过运动干预,提升患者的心肺耐力,改善炎症状态和代谢水平;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使患者保持更积极的治疗态度;通过行为干预,如戒烟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通过饮食干预,告知患者健康的饮食理念,让患者走出误区,少走弯路,早日康复。心脏康复如何进行?
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根据心脏康复的内涵,提炼出心脏康复五大处方概念:1、运动处方。1.运动处方。
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有效的运动能更加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症状和心功能。运动处方指心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心肺运动评估结果或无创心排量检测结果,结合其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运动喜好等个性化特点,开出的适宜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形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及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形式:
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包括:阻力训练、负重等运动。
★运动强度:
建议患者开始运动从50%的最大氧耗量或最大心率运动强度开始,运动强度逐渐达到80%的最大摄氧量或者最大心率。
★被动运动:
体外反博(EECP)是一种有效且无创伤的辅助循环治疗方法,其原理是以人体心电图的R波为触发信号,在心脏舒张期,肢体远端气囊向近端气囊依次充气,压迫肢体,迫使肢体和臀部动脉血流返流至主动脉,提高主动脉的压力和血容量,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量,可以改善运动耐量,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营养处方: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总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不平衡膳食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心理处方:
心脏病患者中大量存有精神心理问题。由于传统的单纯医学模式,常常忽视精神心理因素,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成为目前心血管病患者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4、戒烟处方: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戒烟的长期获益至少等同于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戒烟是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5、药物处方:
国内外冠心病指南一致强调,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是充分使用有循环证据的二类预防药物。
心血管专家赵英宏主任
健康提醒:
心脏患者应走出误区,了解心脏康复可帮助您恢复到良好的状态,回归生活。
专家简介:
赵英宏、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丹东市心脏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兼任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辽宁分联盟委员;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基层卫生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老年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省基层卫生协会远程心电专业委员会委员、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理事、省生命科学学会心血管病全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省心肺预防与康复高峰论坛暨培训班主持人、省心电图大赛丹东赛区评委。
赵英宏主任从医25年,她勤奋钻研国内外前沿新技术,与医院、医院、沈阳陆*总院专家联合开展冠脉介入PCI治疗。她医术精湛、经验丰富、亲情服务,深受患者和家属好评。所带领的科室挂牌;国家CDQI项目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医联体丹东市分中心、丹东市心脏康复中心。
医院心脏康复中心
住院部六楼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