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逆转帕金森并发症获得新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进行性变性、缺失,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降低,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1],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善病人的情绪障碍、睡眠问题、痴呆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帕金森病病人大脑多巴胺能神经元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在治疗上,目前有左旋多巴等药物可以起到替代丢失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但是左旋多巴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发挥治疗作用,而且对胃肠道、心血管等还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许多科学家仍然在寻找能够功能性治疗帕金森的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给帕金森病带来希望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由于其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旁分泌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可以分化成不同来源的组织,补充损伤及老化的组织细胞。
其中,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的多向分化潜能逐渐应用于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UC-MSC移植后能够定向迁移到病变部位,表达替代缺损的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使其发挥正常的细胞功能,从而缓解帕金森患者的病症。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国内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临床效果,已查询到多篇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
?医院内六科研究者[为9例PD患者经蛛网膜下腔注射hUC-MSCs,治疗后第28天患者的UPD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解放*第医院神经内科研究者对38例PD患者进行鞘内注射hUC-MSCs,1个月后所有患者运动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随访期间未出现过敏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医院等机构研究者通过颈动脉移植途径将hUC-MSCs植入10例帕金森病患者体内,发现患者移植前后UPDRS评分显著降低,患者行走姿势、震颤程度,自主运动及坐、起运动能力得到提高,hUC-MSCs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改善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收治19例PD患者,给予鞘内注射UC-MS治疗,治疗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观察治疗后3个月多数患者症状改善,尤其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症状改善明显,如强直、姿势、步态、震颤、面容方面。
Tip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评价帕金森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分值越高,PD症状越严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逆转帕金森并发症获得新进展!在过去,由于移植的多巴胺细胞既不能完全重建受损或丢失的黑质纹状体回路,也不能改善所有与疾病相关的非运动症状。然而,随着研究的进展,通过解决疾病主要病因,干细胞治疗将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共同来对抗这种使人衰弱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