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二十一届更年期多学科管理MDT大会
TUhjnbcbe - 2021/6/21 16:17:00
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71.html

第二十一届

更年期多学科管理(MDT)大会

春暖花开,惠风和畅,在这万物复苏、惊蛰时节,由首都医科大医院主办的第21届更年期多学科综合管理(MDT)大会于3月6日-3月7日成功举行。

大会采用线上模式,邀请了近三十家国家更医院的学科带头人进行经验分享和精彩病历赏析,医院郁琦教授、医院白文佩教授、医院阮祥燕教授等妇科内分泌界大咖共话更年期那点事,另设性与生殖健康专栏,科普男女更年的“性福”话题。大会精彩纷呈,数万人在云端享受了这一饕餮盛宴,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场会议的精彩瞬间吧!

3月6日首先由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宋莉副司长和北京市卫健委妇幼处郗淑艳处长以及首都医科大医院张能维副院长发表致辞。各位领导从不同的层面对全国的妇女保健工作形势进行了分析,对更年期保健工作进行了规划,同时肯定了包括医院医院的国家更年期保健专科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此次更年期大会的召开,能过推动全国更年期多学科管理事业的发展,为全国更年期妇女带来更多的福音。宋莉副司长郗淑艳处长张能维副院长

专题演讲

郑睿敏教授

更年期保健学科发展

工作难点分析与应对

更年期是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促进更年期保健学科发展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均有重要意义。郑睿敏教授结合工作经验,耐心细致的为我们分析了更年期保健学科建设中的困难,以及应对措施。随着学科发展,医院开设已接近半数。但仍有诸多的薄弱环节,如缺乏对心理及营养状况的检测,更年期门诊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保健工作人员数量及培训机会较少等。郑睿敏教授提出专科的能力建设是实现系统目标的必要条件,也要加强动力机制建设(精神/物质)及压力机制建设(驱动/排斥),从环境(完善三级预防工作服务体系)-树木(丰富三级预防层面保健服务内容)-土壤(全方位常态化健康教育)-阳光和水(完善服务模式,促进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的模型中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建议和指导。

顾蓓教授

性激素化验单解读

顾蓓教授立足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从疾病中来到疾病中去,带我们回顾了性激素合成与分泌的基础知识,详细讲述了性激素检查项目与时间选择,性激素报告单的解读,性激素检查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为学员系统解读了性激素相关知识。

郁琦教授

绝经管理的整体观

女性人均寿命的延长给绝经期健康管理带来了挑战。雌激素的缺乏会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郁琦教授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绝经期女性即将或正在遇到的各种问题都需要综合管理,并且分别从运动(有氧运动,阻抗运动),饮食(健康饮食,少盐少油,控糖),戒烟戒酒,MHT,定期体检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同时强调MHT是以雌激素补充为核心,是针对绝经相关症状的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MHT不是绝经期管理的全部,要把握相关适应症和禁忌症。

白文佩教授

如何提高MHT依从性

白文佩教授针对如何提高MHT依从性讲述了首都医科大医院的经验。药物依从性是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依从性差会影响治疗效果。治疗的急迫程度、治疗费用的高低以及治疗方案的复杂与否都将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针对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白文佩教授细致的分析了患者因素,医生因素以及卫生系统/团队建设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医院更年期多学科综合管理提供了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全程关怀,同时联合护理门诊及妇科药物治疗管理门诊辅助提高患者依从性,在提高患者MHT依从性方面做出了表率。

江波教授

肥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体质量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江波教授讲授了尿失禁的相关知识。肥胖是影响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因素。强调了控制体重,盆底肌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的重要性。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不同分型(I,II,III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式,期望通过以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为导向,用安全简单的方法解决更年期患者的健康问题。

更年期经典诊治病例分享点评

万颖医师

更年期多学科

综合管理病例分享

医院的万颖主治医师分享了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子宫腺肌症、中度焦虑抑郁症的病例,患者因潮热、盗汗、心慌、乏力、气短就诊,由于医生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不足,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但症状未见缓解还逐渐加重;因患者有妇科肿瘤家族史,症状的加重使患者焦虑不安,自觉生不如死,最后患者就诊于医院,经过多次就诊,最后患者获得了全面的更年期筛查和评估,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经过多学科协作、个性化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信心不断增加,积极配合随访。

杨彩虹教授

专家点评

杨彩虹教授点评说道,通过此病例进行了更年期相关知识的普及,让全社会包括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了解到更年期症状的多样性、更年期对女性的危害,促使医务人员对更年期患者及时诊断、精准治疗,指导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刘继晓医师

围绝经期抑郁症

病例分享

医院的刘继晓副主任医师分享了围绝经期抑郁症病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率在32%-35%,其中1%-3%为重度抑郁症;在重度抑郁的患者中,15%的人有自杀行为,这是大家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因此早期识别围绝经期抑郁症尤为重要;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通常有典型的症状,如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精神减退、持久的疲劳、活动减少、兴趣丧失,对于有抑郁症倾向的患者,精神科医生要及时介入,进行评估、诊断,同妇科医生共同管理,使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

朱颖*教授

专家点评

朱颖*教授指出,通过此病例我们意识到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广泛心理筛查的重要性,医生要仔细问诊,选择合适的激素药物治疗,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及心理疏导,稳定度过更年期阶段。

朱长艳医师

绝经综合症病例分享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朱长艳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更年期门诊常见病例的规范化诊疗经过,患者有典型的更年期机体改变,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重改变、精神面貌改变、感官功能退化、体力下降、性欲下降、骨关节疼痛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导致抑郁症、异常子宫出血、贫血、子宫内膜病变、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等疾病的发生;为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症状,医生给予激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的随访,密切监测药物相关副作用、及时对症治疗。

何耀娟教授

专家点评

何耀娟教授指出更年期患者在首诊时,医生要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病情评估,依据收集的资料对患者进行专业、科学、综合及长期的管理。

张艳医师

基于多学科协作和综合健康策略的绝经管理病例分享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张艳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绝经综合管理的病例,并提出了基于多学科协作、个性化的综合管理策略。诊疗分两步走,短期治疗目的是改善更年期症状、泌尿生殖功能,长期治疗目的是预防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降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女性一生有1/3的时间处于绝经后阶段,医生不应该单纯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十一届更年期多学科管理MDT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