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心心相印,心血管中心化建设
TUhjnbcbe - 2021/7/6 14:55:00

年5月14日,为推进周边心血管疾病中心建设工作的开展,医院心血管疾病质控中心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医院心内科刘洪波主任、罗永全副主任牵头,带领全医院开展质控,并积极开展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知识宣讲,促进多学科、多病种标准化、体系化建设。

会医院院领导、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共同参与,医院杨志清副院长发言、致辞后开启,由刘洪波科主任进行中心化建设的指导及点评。

会议第一阶段由心内科谭志强医师介绍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应知应会、流程培训。近年来在*府、社会、行业和广大心血管医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后,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建成区域协同救治医疗体系,并将技术植入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有效降低了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等在内的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

会议第二阶段由心内科周薇主治医师介绍心衰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心衰诊治水平已有所提升,患者临床结局有所改善,但在规范化诊疗和管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心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让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到最恰当的治疗,最大限度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需要全院全力配合,完善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流程,并构建区域畅通的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机制,医院的引领作用,更好地为乐山地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加规范、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会议第三阶段是由心内科李林岭主治医师介绍房颤中心:房颤卒中现状与未来。目前随着老龄化,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快速增长,而房颤最大的风险就是脑卒中,房颤患者脑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三至五倍。射频消融术作为房颤的首选非药物治疗方式,可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维持窦性心律、减少住院率。而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亦需要药物控制节律,通过恢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心力衰竭、改善生活质量。抗凝治疗能有效减少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全身性栓塞危险。房颤的防治与脑卒中的防治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最后,刘洪波主任在我院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规范化建设介绍后提到,为积极助力应对中国心脑健康挑战,使更多患者和家庭获益,心内科将以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等特色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发展领先技术,发展优势学科集群,当然,还需致力于大众科普,传递科学、正向的疾病预防和诊治知识,联合互联网新媒体提升公众对于包括胸痛、房颤、心衰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认知水平。

会议后,医院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建设团队及心内科团支部、*医院院领导、急诊科、心内科团队共同合影留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院心血管内科下周边、赴基层,带动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发展,创建合格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众多乐山地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

文图

谭志强

编辑

周文

审核

刘洪波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心心相印,心血管中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