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
房颤患者
6月29日上午,我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何贵新团队成功为一位62岁扩心病并持续房颤伴高卒中风险房颤患者植入LACbes左心耳封堵器,该手术有效降低了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
该手术顺利成功开展,开创了广西区中医系统独立完成左心耳封堵手术的先河,将造福更多的房颤高卒中风险患者。
案
例
患者*某某,因为反复心悸7年,加重伴气喘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住院后主要诊断为:1.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CHA2DS2-VASc4分,HAS-BLED3分;2.扩张型心肌病二三尖瓣关闭不全;3.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4.高血压病;5.Ⅱ型糖尿病。患者CHA2DS2-VASc4分提示患者为脑梗塞高危人群,HAS-BLED3分提示患者具有高出血风险。患者入院后行心脏超声和食道超声提示:左房内径49mm,左心耳内血液明显淤滞,呈自发显影。食道超声和心脏CT增强提示左心耳呈菜花型,内部梳状肌发达。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经过何贵新教授团队展开反复讨论和研究治疗方案,并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最后决定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左心耳封堵术来预防患者血栓事件。
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全面的术前准备,术中在麻醉科和超声科的精密协作下为患者完成全麻后,在TEE和DSA精确定位房间隔穿刺点后进行房间隔穿刺,行左心耳造影,提示患者为斜向上的菜花状心耳,内部梳状肌发达,可用深度浅,手术难度大,经过精密测量锚定区26.80mm,覆盖区29.38mm,结合患者TEE及DSA测量结果,选择LACbes28-34的封堵器进行封堵。
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何贵新教授巧妙使用“浅心耳硬币式”展开技巧,成功精准定位释放封堵器固定盘,随后释放封堵器封堵盘,在DSA透视下牵拉封堵盘,固定盘稳定无移位。封堵器释放位置良好,固定盘稳定,封堵盘对心耳表面覆盖良好,对周围组织无影响,符合PAST原则,释放封堵器。
术中患者无不适,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地正常活动。
左心耳封堵术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同时存在高出血风险或者抗凝禁忌的房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我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何贵新教授团队早在年已经开展此类手术,早期选择的封堵器主要为WATCHMAN封堵器,但不同封堵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医院近期新引进LACbes封堵器并在何贵新教授团队顺利独立完成,今后何贵新教授团队在对房颤高卒中患者封堵有了更多选择。
精品科室:心血管内科二区
广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介入培训基地,是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中国房颤中心、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示范中心)、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示范中心),科室硕博人才云集,配置有2个标准化导管室、多导电生理仪、CARTO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射频消融仪、IABP、冠脉内超声仪、冠脉旋磨仪等一系列先进的专科诊疗设备,广泛开展各类冠脉介入诊疗、起搏与电生理诊疗、高血压精准诊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等先进诊疗技术。其中科室电生理团队在科主任何贵新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在心律失常诊治、房颤射频消融、房颤左心耳封堵及房颤一站式手术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部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拥有多名获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植入资质术者。科室最大限度的联合脑病科、神经外科、门急诊、超声科、放射科、麻醉科等与房颤诊治相关学科资源,组建房颤规范化诊疗多学科团队,为房颤患者提供专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最大可能做到“关心护脑,远离卒中”,造福广大房颤患者。
文章来源: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
文章编辑:医院宣传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