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普如何做好高血压防治,防止心血管事
TUhjnbcbe - 2021/11/19 17:28:00
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5.html

高血压,简单来说就是动脉血压升高,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表明,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mmHg或DBP≥90mmHg为高血压,SBP~mmHg或DBP≥80~89mmHg为正常高值。

1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可以通过体检、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或者家中有血压计的可自行测血压。对于怀疑高血压者,最好自己在家重复测量几次,这样更能准确的判断是否为高血压。在家中自己测量时,血压≥/85mmHg应考虑诊断为高血压。测血压也有讲究,一般是安静状态下测的血压。要注意测血压前半小时不要激烈运动、吸烟、饮酒、咖啡、情绪激动,测前要排空膀胱,测量时不要说话、打电话等。2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是:

①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②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寒冷地区高于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③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④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⑤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⑥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⑦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目前比较明确的高血压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①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我国24万成人数据汇总分析表明,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干预研究表明,在有效的控制体重后,血压上升趋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②食盐摄入:高盐膳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我国北方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与饮食习惯“南甜北咸”相一致。食盐中的钠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因素,研究证实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则可有效控制血压。

③饮酒:饮酒和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相关,控制酒量后血压水平可以下降。

3高血压有哪些危害?要吃药吗?

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我们熟知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脑梗死、脑出血、痴呆,肾脏损害,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尿*症。

如果只是血压轻度升高,并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先通过运动饮食控制来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能维持正常水平便可以不吃药。另外,有一些患者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明显关系,例如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肥胖、食盐摄入过多、酗酒、生活不规律等。经过纠正上述不良因素,患者血压能降至正常水平,那便可以不用吃药。

以下高血压患者必须吃药:血压高2级以上,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

4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到多少呢?

我国最新指南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90mmHg,能耐受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低至/80mmHg。65~79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80岁的老年人应降至/90mmHg。

冠心病患者应降至/90mmHg,如果能耐受可降至/80mmHg

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80mmHg心力衰竭患者/90mmHg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为/90mmHg慢性肾脏病患者、无蛋白尿/90mmHg,有蛋白尿/80mmHg节目戳这里

邬美翠

医学硕士,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心内科教学主任,首席医师,台州市内科学会委员,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

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疾病、结构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综合治疗,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坐诊时间:周一、周五全天

坐诊地点:门诊二楼内一诊区

节目预告

一一周三一一

《动脉硬化是如何杀人于无形的》

欢迎提问哦!

留言,对话,私聊,任君选择!

欢迎不断骚扰!

了解更多保健信息,

周三下午17:55分,

锁定台州1频道《健康直播间》.

(直播完的第二个工作日,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如何做好高血压防治,防止心血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