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年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呼吸的自愈力壹以简驱繁谐振
TUhjnbcbe - 2022/5/30 13:56:00
壹以简驱繁——谐振式呼吸和身体扫描

专气至柔,能婴儿乎?——老子《道德经》第十章

婴儿是非常柔软而灵活的,让他们把脚趾塞进口中,就像舔大拇指一样容易。他们不只是关节柔软,全身都比成年人更有弹性。只是,随着年龄渐长,我们身心逐渐失去原本的柔软灵活,越来越僵化,一到中老年,还动不动就「血管硬化」。

相较之下,婴儿非但血管壁相当有弹性,神经系统的反应也更加灵活。正是这种灵活性,使婴幼儿和儿童面对各种环境的变化,更能即时反应,也更能适应。适应力强的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压力时,身心不会那么容易损耗。抗压复原力是一种适应的能力,也就是在需要时,能否尽快开启神经系统和反应系统的疗愈和复原功能。

人遇上了超过自身负荷的压力,尤其是一再发生的长期压力,对情绪和身体健康必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一开始,当事人可能只是有些紧张、操烦,不太容易入眠;下一步,可能变成货真价实的焦虑、偏执的担心、失眠、日间疲劳、烦躁易怒、肌肉酸痛。

这段时间,体内的压力反应系统必须加足马力,好全力应付眼前的压力,释出更多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兴奋性的神经传导物质,燃烧更多的能量,释放更多的自由基,使体内发炎更严重。

可以想见,这一情况若维持过久,会耗尽压力反应系统的资源,而导致当事人忧郁、慢性疲劳、过动、老觉得不堪负荷、无能为力,甚至发生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强化、平衡、提升压力反应系统的复原力,那么,我们是可能防止甚至逆转这一过程。

谐振式呼吸和「心率变异」

面对压力,为了培养复原力,我们会由腹式呼吸和谐振式呼吸开始,以此活化神经系统的自愈力与复原力,化解身心的防卫与耗能状态,让压力反应系统向更健康的平衡状态移动。等你学会了谐振式呼吸,我们接下来会再教一个提升心血管弹性的「放松练习」。

谐振式呼吸的治愈效果,结合阻抗式呼吸与呼吸导引的练习,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由于大多数人太忙了,没法子花几个小时做身心的锻炼,因此,我们设计了「全呼吸」,将这三种呼吸练习合而为一,以最短的练习时间,发挥最大的效果。

身心的疗愈和镇静,是由副交感神经系统负责的,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程度,则可以通过心跳速率的自然波动(与呼吸息息相关),和由此计算出的「心率变异」,从而改变神经系统的活跃程度。

我们现在谈的,不是冷冰冰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是自己亲身尝试过,并在患者和学员身上所观察到的现象。

你不妨自己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以舒适的姿势坐着,用两根手指在颈侧或手腕去感受脉搏,哪里比较容易摸到脉搏,就放在那里。然后,慢慢的,深深地呼吸。给自己把脉的同时,继续缓慢地深呼吸。吸气时,数脉搏,吐气时,也数脉搏,两者相较,你会留意到什么?光是一呼一吸,就能影响你的心跳。

然而,心率变异不只是因吐气或吸气而异,也随呼吸的整体速率而变。举例来说,呼吸放慢,就会提高心率变异。不过,这是不是好现象呢?由于心率变异的变化是通过自律神经系统所调控的,心率变异升高,意味着整个系统正即时反映着你的一呼一吸,时时刻刻在调节心跳,也就是系统对呼吸变化是更敏锐、反应更完整的。心率变异低,则代表系统某个部位受损、老化而僵硬了。

因此,心率变异升高,肯定是个好现象,因为它代表了心血管系统比较健康、灵活,而体内的压力反应系统比较平衡而有弹性,整体上更健康、更长寿。

对科学家而言,心率变异可作为评估压力反应平衡程度的指标。压力反应比较平衡,意味着身体不那么容易损耗,焦虑症、忧郁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注意力缺失症、攻击,心血管疾病和肠燥症患者的心率变异偏低,则代表压力反应系统的功能是有障碍的。等你学会了谐振式呼吸,我们会再教一个能提高心血管弹性的放松练习。

谐振式呼吸是一个提升心率变异,让压力反应系统回复平衡的简单技术。科学家测试了人体对各种呼吸速率的反应,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呼吸速率:以成人而言,大约在每分钟三次半到六次之间,而且一呼一吸大致等长。这个速率是呼吸练习以简驱繁的关键,非但能使心率变异最大,还能让这个现象,至少在几百年前,早在许多修行法门中流传了。

举例来说,佛教僧侣禅修,进入「坐禅」的深度冥想时,呼吸速率是每分钟六次。意大利心脏科医师陆芝亚诺·波纳迪(LucianoBernardi)也发现,唱诵拉丁万福玛丽亚时,呼吸速率也恰好是每分钟六次。我们会在第七章多介绍一些波纳迪有意思的研究成果,包括「共振式呼吸」怎么强化高海拔地区的体能。

谐振式呼吸,这是每分钟五次,正好落在共振率的中间。《呼吸的自愈力》有声教材的曲目8和10,磬声提示的速率各是每分钟五次和六次。我们采用这两个速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多数人的心率变异。如果我们呼吸速率能接近这一理想的共振率,对心率变异的改善效果,可高达十倍。

身高超过一八〇公分的人,理想的共振率是每分钟三次至三次半,而十岁以下的孩子,舒服的范围在每分钟六至十次之间。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都能轻松学会每分钟五次的呼吸法,而气喘或阻塞性肺病患者则比较不容易办到,此外,身体紧张僵硬的人也很难放慢呼吸速率。为了帮助这些需要多一点时间才能放慢呼吸的人,《呼吸的自愈力》有声教材的曲目10,特别将速率定在每分钟六次。

要学会谐振式呼吸,有各式各样的方法,市面上也有许多提供视觉提示的辅助工具。但是,我们更喜欢轻松一点,而且随时随地能用的方法。研究已经证实,闭上眼睛,手静止不动,对脑波有显著的影响,有更好的放松效果。如果练习时,得盯着电脑荧幕、眼光跟着上下飘移,甚或还得输入点什么,都会干扰放松的过程。我们之所以提倡呼吸练习,正是基于同一道理,因为呼吸练习可以闭眼进行,不需要首部做任何动作。

要学会呼吸练习,请记得,关键在于放松。道理听起来简单,其实不然。我们在学习新技术时,可能会感到尴尬、不自在,也可能担心自己做得不对,担心这一套管不管用,担心自己是不是练得还不够。这些想法和担忧只会让人更紧张,,而做我批判反而使压力更大。你对自己的判断越少,就越容易放松,全心体验谐振式呼吸的好处。所以,阅读本书时,只需尽力依照指示练习,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慢慢掌握它的窍门,你会比自己原本想象的更快、更顺畅就学会了。试着不要评估、不要判断,跟着练就是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吸的自愈力壹以简驱繁谐振